今天,我无从下笔
谁曾想,穿衣服也是一场战斗,没有敌人,只有正在渐渐失去这个能力的自己。
我参加了挑战营,需要一周五更,每篇不少于1000字,今天是日更第八天,已经下午,无从下笔。
在开营之前我已经准备了近20份主题提纲还有完稿7-10篇,原本以为这样的提前量应对一周五更已经绰绰有余。然而,就在这一周亲身试水开始更文以后,我对这些“提前量”的更新意愿从原先的80分骤降50分。
果然真正下河游泳和在岸上操练是完全两种心态。
以前随性写文,不用考虑太多,只要提及自己那一刻所兴奋的点就行,即使发布出来,收到较多的也是熟人的正面认同。现在我知道他们更多的并非对我文字观点的认同(如果不认同他们选择默不作声,而我也无从得知),不是对我写作目的的认同,而是对我和他们的“熟知”——这份关系的认同。
就像我们大人平时对待三岁的孩子那般。在他费劲力气自己穿上裤子时,我们只是语气清淡地说一句“很棒。”而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在这个过程里费了多大的劲,尝试了多少种办法。
两三岁的孩子穿裤子需要这些步骤:分辨裤子的前后,保持坐姿把左右腿分别塞进裤腿,然后把裤腿褶皱的地方拉过膝盖,最后全身协作把裤子提上,每一个动作都是全身心学习、实践练习的结果,最后达到包括头脑、手、腿、腰甚至屁股的全盘参与才能顺利完成拉裤子这个动作。
而我们成年人已经对拉裤子这种欣喜全盘麻木,以至于看不到别人的努力,这个时候孩子分享喜悦的心情被一句冷冷的“很棒”打发,该多么失落啊……
年龄和经验的积累未必是优势。
我有位祖辈有间歇性中风,他原本硬朗而且要强。有次我去探望他,他正在拉扯自己的外套试图穿上,我想过去帮忙,他使了个手势让我坐下。
他先用比较灵活一点的左手,把衣服铺在身体左侧,然后,左手抓住衣服的右肩领角,把它扯到身体后背,那只不灵活的右手拼命凑向衣角,他表情肃穆,像是临战场前给自己背上一个炸药包。左右手逐渐靠拢,想要完成一个历史性的交接。然而,衣服滑落,他失败了。没有停顿一秒,他又重复起刚才的动作,每一次用力我都能感觉到关节的摩擦声,好像手臂上的某个部件随时要掉下来一样。
谁曾想,穿衣服也是一场战斗,没有敌人,只有正在渐渐失去这个能力的自己。不远处,他这一生所获得的奖章们正安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我们熟练的事,未必可以掌握一辈子,我们所有学到的本事,最终都要交还给时间,那么,我们处在哪个阶段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为什么不停下来,给身边那个正勇敢努力的人一点真诚的欣赏呢?
求助比自己尝试更简单。
年幼的孩子可以让父母帮忙,这位有些军衔的长辈也不差钱请几个优秀的护工。然而,他们还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力更生。
有些路,哪怕走完也没有掌声,还是要自己去走,于是,我又提起了笔。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日更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