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钱更重要

2018-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真实不虚

20180513

儿时有次和母亲一起买床单,我俩看中了一条,问来看去,还是觉得太贵,舍不得就走了。但是转了一圈,还是觉得那条好。于是回去,老板报的价竟比那会儿还要高,他说,不可能那个价的,肯定是我刚才说错了......母亲我俩面面相觑,要是那会儿买了多好。

慢慢长大,自己单独去购物时,这样举棋不定,思来想去的情景也经常上演。17岁时买一双棉鞋,一个下午都在一家鞋店里纠结,什么颜色、什么款式、什么价位...几乎到了头昏脑胀的地步。21岁时候买一双皮鞋,款式纠结过后,踌躇颜色,蓝色还是黑色,临到收银处付款还举棋不定。或者,有时候看上了什么衣服,没舍得买,念念不忘几天后终于决定回去再买时,衣服已经没有了。因为,买东西时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耐不耐洗、起不起毛、掉不掉色...最重要的还是价钱,最终决定买下的东西,也不能确定就真的会是“它”,所以有时买了衣服,标签一直都不“敢”拿掉,怕自己会去退,或者换....

之前看到穷人富人的金钱观,深以为然。钱花了,就不是钱了,即便换成了自己喜欢的衣物、想吃的食物,依然不能减弱钱被花掉的失去感。在钱面前,穷人是没有自我、没有喜好的,只要尽可能地省钱就好了。是的,这就是曾经的我对于钱的思维方式。因为穷,因为看到父母的辛苦,尽可能地泯灭掉自己最本真的喜欢与否、需要与否。20岁时,舅妈带我去买衣服,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衣服。我说,不知道,因为平时穿的都是我姐的。

工作之后的头两年,买了很多款式都很怀旧的衣服。我知道,那是买给儿时、青少年时的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工作三四年之后,很多人都以为我还是大学生的原因之一吧。心理学上说,这是童年的缺失。

这些物质上的缺失是很好补的,经济独立后补上就是了。但是最重要的、最最该改、最难改的是我们的观念。伴随着一次次“大宗”购物、一次次“大宗”淘汰,我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以前的灭人欲,没发现自己变得多富有;现在买自己喜欢的,也没发现自己变得多穷。不再因为花钱而怅然若失,不再买了新衣服一直标签不拆地放着,而是高兴地享受着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回家的愉悦,当然我不奢侈。

买衣原则:

1.喜欢     

毋庸置疑。

2.比已有的更漂亮

几年的更新之后,你会发现你有多满意你的衣柜。

3.不同于已有的   

这个不完全坚持,因为穿衣风格一旦确定下来,你所买的就是会很像。

4.需要     

毋庸置疑。

5.买得起

只要不奢侈,不拜金,我们想要的,我们一般都是买得起的(当然,排除掉房子)。但是在”买得起“以内,我们还总是会“不舍得”。

不因为便宜而买一件衣服,而是因为“喜欢”、“需要”。

当我们买衣服果断起来的时候,一切决定也都果断起来了。

最近的一个想法是,让自己的衣服越来越少,越来越好。一个季节,不需要太多套,但都是自己喜欢的、超漂亮的、超好的,因而让自己每天的穿衣决定也更加简洁起来。

20180513威尼斯的“仙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