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七本书
《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是由美国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所著。保罗在书中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34岁的保罗即将抵达人生巅峰,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月,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我很爱这本书的名字,很诗意,让人感动。好像死亡都变得很温柔。书中多次引用T.S.艾略特的诗,恰巧最近也在读《荒原》也能感受一二。读书有时候就是这样,感受到莫名其妙的书缘。
这本书让我对医生有一些新的认识,在死亡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保罗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还记得他最后写给女儿的那段话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翼,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思考过生命的意义,我想我们的标准答案需要用一生去寻找。可别忘记此时此刻的当下,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世间始终你好》《世间始终你好》是青年摄影师劳伦·弗莱施曼 的首部影像故事集,55对结婚50多年的恋人,讲述相濡以沫的爱情。
这本书是经常翻看的,温暖、平实。照片中的情侣会让我感到幸福。有时在想,世间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遇见爱的人,真好。
当我老了也请这样吻我
《卡夫卡小说全集》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这套书几乎是卡夫卡所有的作品集,除了《变形记》《城堡》《饥饿艺术家》还有超多超好的作品。卡夫卡的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一口气读了他所有的作品,内心有一些恐惧。一段时间里会沉浸在他的文字里,会莫名其妙的哭,情绪崩溃。
我拿我的过去掂量我的未来,却发现两者都很出色,难分轩轾,我所不得不抱怨的,只是十分惠顾于我的天意不公正。只有当我走进自己的房间时,才有些心事重重,而我刚才上楼梯时,并没觉得有什么可心思的。即便我把窗户全打开,听到某个花园里还在演奏音乐,也无济于事。
孤独的人才能读懂卡夫卡
《人生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封面上有尼采的一句话“ 我读完叔本华的书第一页后,就知道的很清楚,我将要把他写的东西读完为止,他所说的每一个字词我都要听。”
在这世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相信运气至为重要。
每个人到底生活在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一个人一生的智慧供后人参考,后人是何其幸运。
《死刑判决》《死刑判决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作为布朗肖的第一部“récit”作品,它开启了布朗肖对这一独特文学体裁的实验。
读的第三本布朗肖的作品,这本书相对容易一些,它有可辨的情节线索,有主要人物,还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小说中的第一部分的女主人公J饱受病痛折磨数年,在她终于死去之后,“我”在她的病榻前大声呼唤她的名字,J 竟然复活,死亡就此中断。而后她病情恶化,最终“我”用四份麻醉剂让她注射死亡。“我”是通过安乐死的方式,做了一个死刑的决断,中断了一个无决断且无止境的死亡。
布朗肖曾提出“垂死”是最能体现“不可能的死亡”的一种理想状态:人无限地趋近于死亡却始终无法触及死亡,对于死亡的来临抱有清晰地认识却永远不知道它降临于何时何地。
我的生活和判断才重要,与之相比世俗标准什么都不是《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从十五岁开始喜欢刘若英,一直到现在有十年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错过她的演唱会。今年年初我答应自己一定要去看一场奶茶的演唱会,早早抢到票,却因为疫情演唱会取消了。
很多人喜欢刘若英因为她的歌,她演的剧。我喜欢她的一个原因是她写书、拍电影,做一些好玩的事,以及她对生活的态度。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学会独处,在独处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乐趣
我爱奶茶, 希望自己老了以后,怀旧现在的自己,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荒原》《荒原》T·S·艾略特,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因海底的姑娘而逗留在大海的闺房 她们戴着红色和棕色的海草编成的花环 直到人类的声音把我们唤醒 我们便溺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