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不知心底事——中岛敦《山月记》摘记有感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春少邪
中岛敦《山月记》

“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最先看到《山月记》是在阅读软件每日一句的推荐,正是这一句,令我深有感触与体会,于是也分享在了朋友圈。接下来,一位曾是历史老师的老总在评论留言这是一本杰作,让我顿生好奇之心,忍不住购买了电子书,加入本月书单开始阅读。

虽然有时也会出现无法欣赏别人夸赞或推荐的书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一念之下决定去看这本书,《山月记》就是后者。这是日本作家中岛敦写下的一些来自中国古代的短篇故事,仅仅是第一篇《山月记》就有不少佳句触及我的心灵,在此分享给大家,也谈及看到时自己的感触。虽然总希望有些道理自己能早些看到,但早一些的自己并不见得真正领会,每一次看见道理又能产生顿悟的时候,就是最合适的时间点。

“事实上我们原本就是一无所知的,不知情由地逆来顺受着,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

我觉得直到目前,我的经历就有多个阶段。首先是不知而不知,自我还不完全的小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好奇,什么都会问。之后便是少年时的知而不知,自以为晓得许多道理,却并非是真正的懂得。自作聪明,在旁人眼前,却比那些个傻的更傻。回头再看,领悟就好像蚕丝被,是可以被加厚的,厚的与薄的,看似不明显,只有自己一层层加上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差别。

再后来,自知不知,承认自己没那么智慧,没那么优秀,未经过实践的道理,仍然是不会不懂不明白。承认没有那么难,今后的懂要靠自己去做去练去坚持。且哪怕到达了一个阶段的"知",就真的是"知"了吗?每一次迷茫后的顿悟,都会发觉曾经所知的不牢固。而今,大概在于不知知不知,我不知晓自己究竟是否体悟,不管是日常的小琐碎,还是人生的大道理。就当自己是一无所知,才能对整个世界敞开环抱,像小时候一样,什么都好奇,什么,都会问。

“恐怕无论是野兽还是人类,原本都是别种物体,最初还记得自己是什么,尔后便渐渐忘却,认定自己从来就是如此模样了。”

我总觉得,每一天前、每一秒前的我都不是我,但他们都化零为整成为如今的我。哪怕像我这样不喜变化、有些固执的人,改变想法或者决定也只要几年。比如少时的我曾坚定地告诉自己,以后都不会染发,保持这种纯粹与健康以及东方特色,然后在几年前还是将头发染了颜色。因为我这发质黑得吓人,且慢慢变得黯淡无光,还不如加一些色彩进去,显得更有精神。

我还会把到目前的自己大致分成三个阶段,最简单的可以用最爱的颜色黄蓝绿区分,或者用英文名Angel、Jane和Spring区别。作为喜爱绿色的Spring,回过头去看那个Angel和Jane,仿若不是我本人一般。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和我一样有相似的感觉,对于她们曾经的言行举止,特别理解又无法理解。怎么会那么天真单蠢?为什么不干脆勇敢一点?怎么就不能think in others' shoes?为什么要这样无病呻吟?

记忆的存储好像是被海缓缓没过的沙滩,一切痕迹仿佛消失了,又仿佛只是在看不见的层面,好似有一天会被激活,但或许永远不会被激活。于是我们也不知道在有记忆以前自己究竟是谁,是什么。是野兽,是人类,是灵魂,还是用现有的语言表达不了的物事。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孩童时候,我全信自己是块美玉,且是不需要精心雕琢的那一种。我总是能很快从一样新事物入门,甚至有时会有鹤立鸡群之感。随性而至,尤其是艺术相关的门科总会显露出我独特的灵性。我只是误会灵性会一直存在,并未预料到它会削弱。在无数个美丽的开端后,没有刻苦琢磨又渐失灵性的我难以承受那种跌落凡尘的挫败。

当然,许多年后来看,我不再认同曾经的妄念,接受当下的自己,也明白越是美玉越要雕琢。所有的美,要么来自天然,要么来自无数反复的练习。自然的极具灵气,却也会有明显的缺陷。那些残缺,就需要从不断的重复中磨去或是加诸。

于是,无关乎自己是非美玉,都应加以刻苦琢磨,且不该有与众不同之感,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擅长或弱项;亦不该困于碌碌,人终不是玉,没有成品,无论日复一日如何琢磨,总会改变,短时不明显,久了自然醒目。并非为了成为美玉,而是为了看清自己,接纳自己,爱上自己,成为自己。

“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有些耻于言说的是,直到近年,我才开始驯兽。而过去,我都是将兽随意放养。它展现智慧,我得意;它泯于众兽,我挫败。它像是动物园里的兽一般,自由生长,看似有规矩自身却毫无规则,且鲜有威慑。

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多了,大家注意的是本性难移这整一句,却忘了用的不过是“难”,而不是“不”。真是不移,倒是奇了,本性一直在移,随着环境、他人、教育等等,或是耳濡目染,或是灵光一现,是潜移默化又微乎其微的移。

既然本性可移,就该驯,如果外在无法影响,就自己作驯兽师。倒不是说,将自己的各种欲念拦腰斩断。先要承认自己的兽,观察自己的兽,了解自己的兽,接受自己的兽。然后逐渐从每一丝念想与欲望之中挖掘出它的源头。追根究底,世界上许多问题的起因,都在于某个人在某个地方不曾得到足够的爱。去看它的源头,究竟在哪个地方我不曾得到足够的“爱”,再由自己去完满。平衡问题的起因,这只是我目前驯兽的其中一个办法,至于另外的办法,还需要在时间与经历中慢慢发现它。

本文仅供欣赏文学、个人思考之用,谢绝任何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