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明园的毁灭
在周五有幸观看了圆明园专题纪录片,观影后感触颇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73673/68393cf6d1b82f7e.jpeg)
圆明园本是皇子胤禛的赐园,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雍正帝想要效仿先父康熙建筑离宫,再加上想怀念父子孙三代在圆明园过中秋佳节时的温馨,故决定扩建圆明园,雍正虽非汉人,但从小接受了良好素质教育,因此他有这一股文人气息和古代文人追求归隐田园的意向,但苦于身居帝位,显然无法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造就圆明园的自然美,幽静恬然,将诗情画意融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严格意义上而言圆明园在毁之前还未建完,圆明园从康熙至道光年,经历百年,最后因资金问题被迫停工,如此庞大大的工程其耗资可想而知。
很可惜圆明园在三天大火中覆灭,期间无数珍宝或被毁,或流于国外。让人生起无限惋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73673/f3b02be606f3a951.jpg)
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无奈愤愤的骂上几句,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圆明园已经毁灭了。
历史讲究的是客观,圆明园的毁灭的确是世界建筑艺术的一次重大损失,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助力。很难想象一个已称雄世界多年的封建帝国会自己主动放弃“尊严”去模仿西洋蛮夷,若没有这一次又一次的鞭打是很难让这“天朝上国”醒来。
如今我们不因再一味的怨恨英法火烧圆明园暴行。因客观对待这一行径,从中汲取教训。试想若强大的是中国,被侵略的是英国的圆明园,那又会怎样呢?记得纪录片中描述英法联军砸毁珍宝时有这样一句话,“大概毁灭是人的天性吧,平常越是节制,在毁坏时就越是疯狂。”
清朝后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一日两餐,温饱都难以解决,可就在这样情况下圆明园依旧在建造。就好比美国铁路下的中国工人尸骨一样。只不过圆明园是间接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73673/fdbcae4318e2a41e.jpeg)
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成功的可以获得,失败的就理应付出,这大概是最公平的吧!放在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于个人而言,没有才能、气魄、运气就应碌碌无为。
BGM---张渠---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