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与长平之战特点分析

2017-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lijiangdong

1948年底国共淮海战役,是国共之间的一场你存我亡之决战。国军投入兵力八十万,共军投入兵力六十万,装备差于国军。决战态势,共军不占优势。就总态势,也是国共两党之间为执政权利的一场决战,若国军败,则蒋再无能力汇聚大的兵力与共军对抗。只有被动挨打。若共军败,则还需要较长时间与国军较量。因为辽沈战役刚刚打败国军。林彪统领的百万大军就是后备力量。正好派上用场。

而秦赵长平战役,秦军为此战备战三年多。投入兵力四十五万。整体势力较强。由大将白起统领。赵军四十万,由赵括统领,相对较弱。但单兵素质并不差。此役乃秦赵决战,双方都倾举国之力。无论哪一方战败,都是亡国之举。秦胜,则为灭六国之始。赵胜则并强马壮,而未有灭六国之远谋。

后勤保障,

长平决战,秦王是下了大决心的,举国相助。赵则将十五六岁的孩子都应征入伍了,可见也是清囊相助。

秦为此战,早已磨刀霍霍,依靠巴蜀粮仓,粮草战车,兵器皆有储备。赵王也备足迎战之物资。然,恰逢大旱饥荒年,粮草匮乏。二者相比,秦略胜一筹。

国共之战,国军有绝对优势,军用物资等均优于共军。共军需征调解放区农民口粮,用几百万独轮车运粮,军国军器则充盈。运输有铁路公路。大多美式装备。而共军靠打歼灭战获得。

战法比较

共军以围点打援与围歼相结合。重点消耗敌之兵源,国军则以多路支援,像救火一样被动驰援,往往被围而吃掉。淮海战役第一仗便是共军成功围住了黄百韬兵团。二战围住黄伟兵团,最后围歼了杜垏明兵团。

长平战役,之前秦赵已经对抗三年,没有胜负。决战开始,白起用诈败引赵括进入大峡谷,然后分割大梁山之赵军粮草储备库,致使赵军断粮。双方兵力全集中于此,都无援兵。围困四十六日,即用饥饿之战法,致使无力反抗。赵二十万投降后被坑杀。期间赵军杀战马,食伤兵肉不乏其例。

兵源补充

国军是抓壮丁补充,共军以动员与俘虏国军为兵源。因此国军消耗多,共军增兵快。动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

长平之战是国与国之战,赵军与秦军都不会随意投降。国共之战是一个国土上的争夺统治地位二战,是制度优劣之争。

,,,,

总之,秦赵长平之战与淮海战役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绝后之大战役。在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然两个战法地点不同,一个在山谷一个在平原。战法都是围歼。围而不打都采用过。饥饿游戏都采用了。二战不同的是,秦以优势胜,而共军以劣势胜,即以少胜多。二战留给军事家,史学家诸多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