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中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其实也没有真正尊重过自己。
如果要问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发现是什么,那绝对离不开认知这个概念。
什么是认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头脑中的那些想法。
最近100年,我们把「头脑中的想法」变成了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的对象。
20世纪后半叶的心理学,比如认知革命,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很大程度上都在证明一个在今天看起来像是常识的结论——
人们头脑中的想法,很重要。
你会说,废话!谁不知道想法很重要啊。但我打赌,你仍然可能在某些时候低估了它的重要性。
比如我问你,想法和现实哪个重要?如果想法和现实之间出现不一致,你更关心想法还是更关心现实?
你多半会更关心现实。
比如,我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可现实是孩子太贪玩,本性难移;
我想进世界500强企业,现实是面试官刷掉了我,他觉得我不合适;
我想追一个女孩。现实是她不喜欢我;
……
即便我头脑中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我觉得我能追到她,你也肯定会劝我:放弃吧,不管你怎么想,人家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又改变不了现实。
但我告诉你:不对!
有一些时候,想法是可以改变现实的。
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每天发生在生活中的事。
大家相信什么,很可能就会发生什么。
你的想法可以影响甚至是决定现实。那么想法是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现实的呢?
很简单,通过你的行动。
我有一位来访者琳子,去美国加州度假回来之后,念念不忘那里清爽的阳光和海岸。
当然,比环境更好的是那里的文化,毕竟是有着好莱坞,硅谷,和伯克利的地方,她遇到的每个人都活得自由而热烈。
「人家那样才叫生活,我们这样就只能叫活着。」在咨询中,她发出这样的感叹。
「所以你打算去那边生活吗?」我问。
她立刻摇头:「那怎么可能,就随便感叹一下。」
「但是,为什么不可能?」
对「不可能」三个字,我总是很警觉。
琳子也一脸懵:「就是不可能啊。我住在北京,我的工作在北京。就算我想辞职,但我男朋友的工作还在北京啊,他手里还有期权,做满五年变现,那还不够,现在投资移民的门槛高得很。还不如申请个研究生现实一点······」
其实,也合情合理,给了谁也不会因为旅游一次,就移民,因为「觉得」不可能。
真实的世界里,恐怕有很多认真计划过,努力争取过,试过一切方法,最终还是失之交臂的例子。
世界可以这么残酷:你要了,也未必要得到。
但,即使真是这样,「要」这个动作,也不是没有意义。
第一,正如每个人都想到的,如果你不做任何事,希望只会更渺茫。
第二,当一个人试过一切方法之后,如果最终的结果仍不成功,至少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宁。
TA会对自己说:「至少我试过了,我没有什么遗憾。」
终其后半生,都不用在心里暗暗计较:「如果当初,我那样试一试……现在我的生活是不是会不一样?」
我想,琳子在那次咨询中,心里就保持了那样一份计较。所以她反复纠结:「凭什么有人生来就可以过那样的人生?凭什么我不可以?」
事实上,她不是在抱怨任何人。她的遗憾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真正让琳子感到烦躁不安的,是她自己。
她心里一个潜在的声音是:「我觉得我过不上想要的那种生活。」有那个声音,自然会有一大堆证据来支持那个声音。
这是一个标准的恶性循环:
我觉得自己不配,于是我不做任何事去争取那些我以为自己「配不上」的东西,这样的长期结果是,我发现自己确实「配不上」那些东西。
虽然那些东西我真的想要。
——我没法否认那个欲望。
我并没有试图说服她,也没给她出谋划策,只是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不必真的尝试什么,只是在头脑里做一个实验:如果十年之后,你真的住在了阳光明媚的加州,想一想,这十年当中你可能经历了什么?」
她就笑,笑着摇头:「不可能的。」若有所思。
结束咨询两年后,琳子寄来一封信:男朋友最近考虑加入一个在硅谷的创业项目。
她也边工作边申请了加州一所大学的在线函授课程,正在努力跟上进度。
如果一切顺利,将来有希望转为正式学生。
她说:「你能相信吗?我离我想要的生活已经这么近了!」
想法只是想法。你有没有这种体验,过高空索桥,你一边想着「不行了,我不行了,我过不去的」,一边闭着眼前行。
「不行了,没可能」这只是你头脑当中的一个想法、一个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你有两种选择:相信这个声音,不过去;或者不理会它,向前挪一步,再挪一步……
猛然抬头,你已经到了另一边啊。
Robert Kegan说,人的智识是可以终身成长的。
智识成长的标志是,把越来越多曾经以为自己说了算的东西,打碎了,再拼起来。
我无法扭转你们的意志。也许你们自己也很难做到。
但我希望你们学会认输,承认自己不能改变这件事的规律的同时,更去承认自己想要实现的欲望。
因为这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办法,变得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