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亲密关系父母

给年轻一代对待父母的3个建议

2016-12-09  本文已影响109人  何以宽
题图

#####1

我发现,除了我之外,年轻一代的身边的朋友同样面临家庭父母关系的困扰。

昨天小复姑娘前来找我诉苦,噼里啪啦的劈天盖地的对着自己的家庭父母关系一通抱怨。她对父母的做法表示既理解又无奈,既心疼又愤怒。

哎,对父母的感情真是复杂啊....

我同父母的关系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从互不理解,到对立冲突,到各自安好。一路走过来,所谓的冲突更多的是价值观的冲突。

冲突的终极解决方案说起来很简单:对错不重要。

我想去北上广,父母想孩子回家。我想去做互联网,父母想孩子当教师做公务员。我想做些什么,父母反对些什么。

我们大抵互相觉得对方无理。我觉得父母是错的,父母觉得我是错的。为此,我们各自摆出一大堆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结果是:互相不理解变成了互相对立冲突。

2

对此,我这个过来人有3个对待父母的建议:

  1. 停止抱怨。立刻,马上。

父母和孩子,上司和下属,同辈,人与人之间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抱怨往往是人们下意识去做的事情,同时也是最没有效果的事情。

除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以外,自己同父母的关系不会有丝毫的关系,事情不会出现任何转机。此外,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越发泄越有可能有受害者情结,最后很容易就有了自证预言的结果。

倾诉情绪几乎是人类的本能,同时这不意味着它是正确的对待方式。

  1. 不要试图改造父母。

就像自己不愿意被父母的想法所改变一样,自己同样不要去试图改变父母的想法。他们往往在呼吁给自己解锁的同时,有意或无意的给他人上锁。

太多人掉进这个坑了。

父母的价值观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自我学习的停滞,不可避免的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停滞的可能性。他们的价值观往往缠绕而牢固,逻辑往往模糊又自洽。

这不代表父母的想法一定是错的。实际上,你只要回头看,父母的想法往往是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的。

只是,这些可取之处到底是论据可靠呢?还是论点可靠呢?还是结果可靠呢?这些就只能留待自己独立思考了。

最重要的是:无论父母的想法是对还是错,你都不应该也没有办法试图改变父母,甚至是试图改造父母。

真的,父母也许很享受眼前你所厌恶的生活呢。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世界,无可厚非。

要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做,然后过的很好。

3.不要让父母改造自己

听父母的话,做自己的事情,最后证明自己过得好,是对待父母建议的处理方法。

听父母的话指的是父母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嘴上多说是,脑子自己判断。说到底,唯有自己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也许可以替你选择,最终承担责任的还是自己。

做自己的事情指的是自己有自己的价值观,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尽管你想的也许不一定是对的或错的。)践行你认为对的事情,证明它最终是对的。

大量累积“做对的事情”,从而最终真的可以证明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选择过的很好,父母大抵也就放心了,一般情况下也就不会再试图改变你的想法了。

无论父母的想法正确与否,谨防父母同化自己。对错也许不重要,把自己的人生过成父母的人生才悲哀吧。

3

说到底,每个人如果都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从而做好自己的事情。世界整体上看起来就会美好得多。

“知道能做什么事情”是明确个人的权力界限,“该做什么事情”是明确义务界限。权力和义务混乱的人太多了。

插手是中国关系的顽疾。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不,大抵只有婚礼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明星绯闻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不,大抵只是人家两个夫妻的事情吧。

所谓人生的三大坑,其中之一就是操碎别人的心。他们会以各种各有的名义伪装自己,以爱情,以亲情,以这样或那样的“为你好”来操碎你的事情。

我求你了。改变自己已经如此困难了,为什么还有力气去试图改变别人呢?大抵正是因为改变自己如此困难,大部分人才会选择试图改变别人来迎合自己的吧。

你可以选择影响别人。影响和改造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一,它不预设结果,它从来不要求我做出点什么,对方就一定要做出点什么回应,否则对方就是不忠不义不孝。细思极恐,这意味着每一次的给予都是一次索取。

其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本质上是对方发自内心的试图自己改变自己。改造更像是你觉得这个人这里长的似乎不对,我拿锤子打掉它吧。

真可怕。谁爱改变别人谁去改变别人吧,我没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