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11】《哲学的邀请》摘录1:哲学第一课
补哲学课程,先挑了一本入门书籍《哲学的邀请》,真的看不懂。先摘录在这里,留着慢慢品味。
1.哲学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这些回答并不就此取消问题,而是允许我们理性地与他们共存,尽管我们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P15)
2.如果人不是一种能够追问的动物,一种能够继续不断地对任何一种可想象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的动物,人又能够是什么呢?(P15)
3.康德可能早就已经发现哲学是不能被教导的,能被教导的知识如何去进行哲学思考;因为哲学并不是传播一种由他人总结出来的知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想学习欧洲每个国家首都教什么那样来学习,而是传授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条进行思考的道路,一种看待问题和论证问题的方式。(P17)
4.真正的知识,不同于重复习惯上被当做“知识”的东西。(P17)
5.在达到“有所知”之前,哲学首先要抵御那些自以为是有所知实际上却无非只是重复他人错误的人。比建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批评那些我们一知半解或者我们实际上一无所知却自以为已经有所知的东西。((P18)
6.也许在这个人人都自以为有所知的世界里,哲学家是唯一愿意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的人,但至少他能看清自己无知的地方。(P18)
7.死亡的证明性,不仅使人陷入沉思,还会将人塑造成一位思想者。(P24)
8.正是死亡的确定性,使得生命——我的唯一的不可重复的生命——变得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们生命的全部任务和使命,都只不过是在死亡面前的种种抵抗形式,尽管我们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对死亡的意识,使生命变成一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严肃和值得深思的事情。也正因为有死亡的意识,生命才变得神秘和令人尊敬,变成一种我们应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为之思索的宝贵的奇迹。(P25)
9.关于死亡我们还知道一点:它不仅仅是确定无疑的,它还永远都是随时可能降临的。(P29)
10.我们死亡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我们活着,把这一点想明白,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离死亡的距离总是一样远。根本的不同,不在于是健康还是生病,是平安还是处于危险之中,而在于是活着还是死去,也就是说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两者之间没有中间状态。(P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