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感集活色生香的镜头

空山新雨后

2018-09-24  本文已影响307人  景光相馆1951

9月的桂花依然香甜

我们驾车去寻找那“树掏鸟雀,河里捉虾,草丛里捉蛐蛐,野花间戏蝶”的快乐时光…

宿仙谷 宿仙谷

习惯了忙碌的日子,到这山谷中的小别院来,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了……?

“发呆”?“麻将”? no

宿仙谷 宿仙谷

在这里 可以听见屋檐水滴在石板上的声音

观赏雨滴落在蜘蛛网上,晶莹剔透

追随2只蝴蝶在空中盘旋迂回……

在这里  爱情变得恬静

在这里  友情变得不舍

友情里的伙伴

在这里 亲情变得温暖

淅沥沥的小雨下的如此安静,

不免让人期许生活:

“不慌不忙,如山间的嫩竹笋般“洁白,清脆,明亮,”入口一丝丝的苦涩,却又淡淡的回甜。”

看着山中那一缕缕的烟火气,

不免也让人期许人生:

“不浮不躁,安静盛大,终有一天,你想要的时光都会给你。”

“草木无情”不经意间我们变成了草木的“内心”。

本次文字有可爱的兰米倾情提供

最后摄影师任性地露个面

KK
KK & 小知

此时,忍不住讲一个景光相馆的故事

择一事 终一生

“我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钱,这辈子,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照相。”

这是小时候爷爷讲得最多的一句话,直到今天我们也没真正领悟这话的深刻。

景光相馆始创于 1951 秋

创始人照相匠张西湘

16岁踏上照相学徒之路

23岁在成都人民公园八角亭创立了景光相馆

而后移址成都上世纪最具文化氛围的祠堂街

一座三层旧洋楼

西式木制手扶梯

两间菱形玻璃橱窗

一部三脚架方盒式相机

一部外照用的德国蔡司相机

……

透过密封门和他蒙头的布帘仍然能听到温和、启发的语声:头抬高点……看这边……

在那样的年代,外爷做了让穷人也能进相馆拍一张照片的决定:推出了几乎没有利润的“半寸”照片。这需要重新手工制作板片器,技术难度在当时没人愿意尝试。前后期工作量都增加了利润却寥寥无几,但顾客满意。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这正是传统艺人的宝贵精神内核,也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以及世俗名利裹挟之下所缺乏的人生判断与价值定见。

        择一事    终一生

              匠心66年  传承3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