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

2018-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开仁

     

      我国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打破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转型为“对话中心”的一种课程创新。

      一、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

      现行的学校课程存在三个“断层”: 现行课程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断层;现行课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断层;现行课程与现代学科发展的断层。借助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的驱动,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亦是改革的焦点。

      学习作为建构知识的活动,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成为群体合作的行为,成为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契机。

      新课程中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崭新的课程领域,担负着改造学生“学习方式”的重任。它同世界各国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其特质是: 开放式问题、真实性情境、渐进式解决、发展性评价。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性”是其最大特点。它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课堂、传统的学科、传统的评价制度,牵涉自然、社会、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崭新的课程领域。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为学生开拓具有丰富资源的环境。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社区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课程文化”的一场革命。研究性学习的立题应该符合三个准则: 理论准则、逻辑准则、实用准则。

      三、研究性学习与课程行动研究

      教育中的“行动研究”就是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课程行动研究”是作为课程实践主体的教师在自然的教育情境中直接参与的一种探究活动,其特质可以概括为“参与、改进、系统、公开”。教师在课程行动研究中检讨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回应,以此改变自己的教材、教法,再加以反思、评价,从而改变对问题的先前理解,最终改进教学品质,也提高课程品质。

      “课程行动研究”有三个基本理念,即: 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践、课堂即实验室。

      1、教师即研究者。教师既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又是课堂层次的课程发展者,课程发展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扮演研究者的角色。

      2、课程即实践。课程是一种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行动应当从实践的思考方式重新探讨课程问题。课程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批判性地验证的假设,“课程行动研究”的主题是处理具体个案中的真实事件、真实的行动、真实的师生,比理论更生动、更丰富。

      3、课堂即实验室。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提出课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课堂不仅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试验理论或方案的实验室。

      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发展合作的“课程行动研究”,是新课程所需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会为广大一线教师增长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最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