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道理:怪我咯?!
我是唐斬,一个梦想以文字为业的读书人。
这是我的第【350】篇个人原创。
感恩关注,欢迎转发。
这两天开始看哲学,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看得我头大。在以往的阅读经历里,我曾多次听说过这本书,直到最近才终于想起来认真拜读。花了几天读了半本之后的感觉是:书里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可当它们组合成长长短短的句子之后,我确实不明白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原本可以方便地把过错怪到翻译头上,因为再厉害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无法完全避免部分原文信息的丢失。但以前不多的哲学阅读经验使我十分清楚地知道,如果我真这么做了,那就是妥妥的“自己拉不出屎却怪地球没引力”。所以最终结论就是,哲学原著还不是现阶段的我所能驾驭的。
但我在这里想说的却是另一个问题:读不懂,但我却并没想过直接退出去,而是仍然想按照习惯继续把它读完。
其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是从多久之前养成的这个习惯,就是不管多难多烂的书,只要决定开始读了,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读到最后。在别的地方很容易半途而废的我,竟然在阅读这件事上有这么难得的坚持,这多少连我自己都有些意外。这并不是个坏习惯,因为有些书确实到后面才是精华;但也说不上是啥好习惯,因为有些书就是全本都很烂,相当于你已经尝了一口臭鸡蛋的滋味,却坚持要把一整个都吃完。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既然前几天的时间精力都已经花出去了,那就不能前功尽弃,最好是把它一次性读完。
不过读着读着我就开始自我怀疑,难道就为了这两个原因,我就非得把这本难啃的书一字一句读完?有这个必要?
我想起了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它指的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按照纯理性的判断,你在任何决策之前都不应该把“沉没成本”作为考量因素,因此也有“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的说法。举个例子,如果你正身处一段糟糕的二人关系中,已经发现对方其实是个渣男(女),各方面都跟你格格不入,那接下来你最理性的做法就是马上离开他(她),而不是苦苦纠结于之前已经为对方付出了那么多,进而继续恋恋不舍不肯放手。这就相当于你买了一张原以为会很精彩的电影票,坐了半个小时之后才发现这是部大烂片,那么此刻你最理性的做法就是马上抬腿走人,而不是因为心疼票钱所以一定要坚持看到最后。你没必要自找难受。
你看,“沉没成本”的概念我早就知道,但最终当我面对一本读不懂的哲学原著,我却依然非要坚持看完,就为了那些“不能半途而废”等其实未必经得起推敲的理由。这不就是“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最真实的写照?再回想一下以往的观影经历,我好像还真没有过中途离场的经历,即使当时看的是确凿无疑的大烂片。我想当时的我内心一定有个坚持不走的理由:来都来了!
学了很多知识,听过很多道理,但你为什么还是很少用它们来指导现实生活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都有了,就是没有最后也最重要的“笃行之”,那你最终学习和探索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吗?(虽然这也没什么不好。)江湖少年历经艰险,踏遍万水千山,搜罗了无数名剑利刃,最后,把它们全都锁在自家兵器库里,不见天日,只把它们当成跟武林同道们吹牛炫耀时的谈资,这不是暴殄天物?再名贵的兵器也应该用来战斗,而不是永远放在兵器架上蒙尘。
我们当然也可以毫无功利之心地求知,有时甚至会被鼓励这么做。不过既然“知”已经求到了,该用的时候却不用,这不能不说十分可惜。对于那些好不容易学来的知识和道理,仅仅知道是不够的,你得学以致用,找一切机会把它们尽可能地使用起来。否则许多时候,还不如不知,至少,那些不知的人不会被嘲笑为“捧着金碗讨饭”。对知识最大的尊重,就是应用。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大概就是因为对你而言,听过就仅仅只是听过了吧。我听过了,我就开心;我知道了,我就满足。立马用起来?再说呗。
最后,我心安理得地从阅读APP的书架上删掉了这本书,并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老叔,有缘再见。
《如是我闻》
学贵乎成,既成矣,将行之也;学而不能成其业,用而不能成其学,则非学矣。
——(宋)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