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扇过的翅膀

2024-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苗苗健康美学DS

人生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我从小就挺宅,不爱跟其他孩子玩。18岁那年,我在法律系的教室听到的故事,很多都让我瞠目结舌。大学时写作虽很顺利,但那也只是笔头功夫。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心理学杂志就职。当时选择这项工作纯属好奇。

我并不知道,我打开了人间的潘多拉盒子,见到深深海底才有的奇异斑斓。

当时,我的单位规定每人必须值夜班,接咨询热线电话。夜晚回家不方便,会给50块钱的车费补助。

我们好几个同事不乐意,说:“为什么不邀请社会义工参与呢?”

领导回答:“社会义工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不像你们有基础。”

但当时的我们,谁也不乐意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

不过,我又有一点好奇心。我之所以选择在这家杂志社工作,就是因为怀着对他人的好奇心。说得俗一点,其实是一种写作偷窥欲。

说不定会听到精彩的故事呢?

就这样,我怀着不满和好奇,经讨价还价地协商后,答应一周接听三次热线。

在深夜,我开始跟全国各地各样的人谈心,谈人生,听各种你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边缘故事。但时间久了,我对一些事便司空见惯,类似脱敏。

比如常常有人打电话过来,哭着说要自杀,准备放弃一切去。还有失恋的,被父母抛弃的,说自己破产的,各种故事。

有的故事,让你难过落泪;有的故事,让你愤怒。一般我接到了问题,会按照电话咨询手册的标准来回答。回答不了的,请他们明天接着打电话。

也有的人,电话一打过来,就唱歌,问我他唱的好不好听,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歌星。我只能忍住笑,闲聊几句,建议他不要耽误他人宝贵的救助时间。

后来我又当了半年记者,一会儿飞去大城市采访政界人士,一会儿去小城市参与医学会议,一会儿又去山村了解乡村人的生活。

最终,我变成了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后来,我去很多大学和知名企业做讲座。登台时浑然忘我,从不紧张。我自己都想不到,我当年接热线电话,会锻炼出表达能力。

那些曾让我不喜欢的,厌烦的,抗拒的人生阅历,️点点地构成了现在的我,不知不觉,居然功夫就上了身。

二十年回顾,我发现我做过很多事情,有过很多积累。

不管是压力之下被迫去做的工作,还是因为兴趣爱好去尝试参与的事情,我都有做。

十年前的我扇动翅膀,汇成了一股托起了当下的我的风。

我们在这世上,选择什么就成为什么。你是什么,你便选择什么。人被人塑造,也被自己塑造。曾经做过的事情,涌出的念头,构成了此时此刻的我们。

二十年前,我是一个怀着好奇心的人,我也是一个想要摆脱既定生活的人。

我放弃父亲的人脉关系,没有去枯燥的单位上班。我放弃了一个本地网站的邀请,去了心理学杂志,想搞清楚心中的各种困惑。我很早就买房,然后又放弃工作,选择自由职业。

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在的我。

如果当初我完全拒绝了深夜接热线电话的工作,我或许就会一直埋头编辑稿子,沉浸于写作,不怎么跟外界交流。

而现在,我在一场又一场的讲座之后,成为一个演讲达人。

深夜写作带给我宁静,而讲座让我在很多次与人面对面的现场交流中,遇到很多有趣的细节、特别的现象,甚至迸发出很多奇妙精彩的思维火花。我得以验证或思索结果,修正观点,继续累积阅历。

人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源宝库。

我们可以规划人生,并为之努力,但不该呆板僵硬地去执行规划,也不要拒绝改变。

最终,我们都会完成自己的一生。如今我很明确自己要什么,并且朝着目标的方向走下去。如果沿途还有惊喜和改变,我也会凝视它,思考它,审视它,选择它。

荣耀掌声、经济回报,都是一路走来的附属品,它们辅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人生自由和内心满足。

我一直怀着这种笃定。

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选择,想成为什么就去做什么,跟爱你支持你的人在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