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观后感 | 生活小确幸
历史是一条长河,我们从长河中寻找自己,生命的经历最终汇于长河中。
博物馆记录着每座城市的历史,深圳虽作为外来人口的新城市,但多元包容的特色,一直广泛吸收各地文化精髓。有幸在深圳博物馆参观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宗教文化——「藏传佛教」& 「本土道教」,更幸运地在上周末结识谢田老师,亲自讲述两个宗教文化魅力,这应该是我 4 月生活里最大的小确幸了。
谢田老师是一位独立环球旅行家,10 余年间,走过世界 5 大洲,83 个国家和 近 500 处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共 800 余处),撰写了畅销书《一步一世界》。谢老师深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全球视野,让我满怀敬慕整理这份「藏传佛教」的笔记内容,也希望对要参观博物馆的小伙伴赏析有帮助。
合影:谢田老师和「理性社区-深圳」的小伙伴附:藏传佛教发展史笔记
藏传佛教思维导图一、西藏早期历史
早期西藏文化没有统一,在隋唐时期才有统一王朝。唐朝、明朝等时期,西藏和新疆并非中国的领土;以册封管理,未入驻派军队。统一期如下:
- 清康熙 59 年,西藏归入清朝领土;中国驻军入驻西藏,结束拉特王朝。
- 雍正年间,统治了青海;
- 乾隆年间,统治了新疆;
二、释迦摩尼的故事
1、神话故事
- 出生:一步一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父母由此好生喂养;
- 前世累世修苦行,此生修成佛。
- 割肉喂鹰;
- 血喂老虎:国王的三儿子 (萨多太子),为救即将饿死的老虎,自行摔下山崖,血流入老虎嘴中,以救老虎;
故事逻辑:可以肆意伤害真心爱你的人,但对痛恨你的人好;
2、修道过程
(1)修苦道 (受耆那教影响)
苦:饥饿、痛苦、贫穷、受辱;
修行要在人间受苦;如不能穿鞋、杀生、拿钱,要剃光头,直接拔头发;
最后佛祖即使成为皮包骨,仍没有修出道;
(2)修乐道
佛祖在宫殿拥有美好家庭、无上权利、金银财宝等,但仍没修成道。
(3)菩提树下成功悟道
波折:波旬大魔王在佛祖修行期间,设置美女和地震等阻碍,但佛祖均不受影响。
美女(繁衍) - 结果:佛祖不为所动,将美女变成老太婆;
地震(生存) - 结果:佛祖触地降魔,大地恢复平静;
哲学含义: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繁衍和生存;
3、可考量的历史故事
概要:佛祖生于蓝毗尼,是释迦国的小王子;生前遭遇释迦国灭亡,从王子沦落到乞丐。释迦国本来有佛教,有信仰,有过去佛和未来佛。释迦摩尼历经苦修,创立的佛教,传教40 年,于 80 多岁涅槃;期间带了两位弟子,阿难和迦叶。迦叶是大弟子,释迦摩尼的传人;阿南是记性最好的弟子,后续经书多为他所编撰;二人均为罗汉。
(注:涅槃指不生不死。脱离生死、苦难。)
佛祖生命历程特点:佛祖没有写东西,没有留下任何教典;所以后世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结合佛祖内容,编撰出很多故事。
印度人历史观:历史无始无终,会存在,会消亡;以致真实的释迦牟尼不太好考量。
历史特点:最终由语言形成,逐渐通过寓言形式被记录。而越晚出现的东西,越不可考量;
三、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
1、发展背景
释迦摩尼吸收了耆那教,创立佛教。但去世后 100年,教派开始分裂。分裂原因是钱(拿钱是否合适),逐渐分化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 长老部-上座部-南传部-小乘佛教:不碰钱;
- 大众部-大乘佛教:要钱;
如今佛教分化的三支教派: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密宗;密宗属于大乘佛教的分支;而在国内盛行的佛教主要有两个派别:净土和禅宗。
2、佛教结构
- 罗汉:能救自己,不能救别人;修成正果,成道,自己不入轮回;
- 菩萨:既能救自己,也能救别人;
- 佛:既能救自己,也能救别人, 功德圆满;
3、三转法论
引言:鹿野苑出转法轮,佛祖三转法论。
一转法论:转阿含经;
二转法论:转大乘佛教;
三转法论:藏传佛教的密宗。
一转法论 - 阿含经
简介:阿含经是最早的经书,原始佛教的经典;如今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在流传的版本,更倾向于原版的阿含经书内容;
二转法论 ——转大乘佛教
(1)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相对保留了原始佛教的思想内容。观点为当时的佛徒修行无法成佛,因为上升通道已关闭,未来佛祖已定,是弥勒佛,将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后出现;如今的能修行成阿罗汉,救自己。
(2 )大乘佛教 - 龙树菩萨
背景:大乘佛教产生于公元 1 、2 世纪的贵霜王朝( 阿富汗地区),迦腻色迦王的大结集时期,诞生一位大菩萨(龙树菩萨)和许多经书。
龙树菩萨
贡献:改变的佛教的态度-由悲转乐,开创了「空观」,建立了大乘佛教。
生前背景:龙树好色,寻花问柳,善于秘法,像个隐者,到处奸淫妇女;被抓了,出逃后,大彻大悟。由于智力、记忆力超群,能力很强,编写了经书,编撰神奇故事,如开大海、找龙王;经书中创造了几千几万个不重名菩萨。随着推广,佛教里也有很多佛,如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
大乘佛教系列佛经内容核心
- 上升通道:给信徒有未来可以成佛的希望体系;(对抗小乘佛教无上升通道内容)
- 佛教态度:离苦得乐;
- 空观:世上的一切东西都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只是名称。
(3)核心佛法的不同观念
#三法印#
诸行无常:世界上一切的东西都在变化。如今某个东西聚在这里,只是时光中刹那的具像。
诸法无我:佛教认为五蕴聚合(色受想行食)。 色指有样子的东西; 这几个东西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我」不是一个常态,我会消灭,遁入轮回。我们以为真实存在,但只是一个假名。钱、权等等,这都不是我的;不随身来,不随身去。 一切皆幻觉,所以要破除。修法的核心是,破除我执。佛教承认五蕴,不承认灵魂。
寂静涅槃:修行的目的,就是涅槃。脱离生死,脱离苦海。
总体而言,承认这 3 个思想,便是佛教弟子。但大乘和小乘对于三法印的具体解释不同:
- 小乘佛家认为「人就是五蕴聚合」,人是实的。
- 大乘佛教,主要思想是「空观」,世间万物是虚的;内容只破不立,呈现出攻击小乘佛教。
(编撰了《金刚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经书,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基本内容;另还有很多歌颂佛祖故事,如前期的「龙行七步」等神化故事;此部分内容小乘佛教默认了,也流传了下来。)
#空观# ——四大皆空
一切都是名词,根据「诸行无常」,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佛祖所说之话,都是虚的,假的,言语而已,不是实的;以致阿含经都不守了。
但因果、业报是实的。除此之外,都是虚的。
举例:法非法,非法非非法。
释意:法一旦说出来的,就不对。法不是法,也不是不是法,也不是不是不是法。
#戒律#
早期佛教,人心里是苦的,贪嗔痴慢疑,有八苦,通过修行,让自己离开痛苦。
大乘佛教,人性是纯洁的,周围的环境是肮脏的,所以要躲避肮脏的环境,用戒律来保护我们,从而修行到我们内心。
引用故事:六祖慧能和神秀写畿子
神秀(大乘实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大乘顿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评述:
神秀的思想,属于大乘实教(早期佛教)。但六祖属于大乘钝教,融入了「空观」,二者不是一个逻辑和系统。
大乘顿教与之后的瑜伽行派,有代表作《心经》,思想为召见「五蕴皆空」,核心是空。心经比金刚经要激进,而后的藏传佛教思想发展更为激进。
#维摩诘经#
是藏传佛教的根本,认为「净土不远人,净土在人间」。莲花生在污泥之中,若要当菩萨,要到人间去传播佛教。
维摩背景:维摩个人有妻妾,到处传播佛教;主要思想是「在人间建立净土,在贪嗔痴中求清净」。
比较三派对「修行」的不同理解:
- 小乘佛教:人心本身是污染的,避开和清楚这些污染,佛祖本身的概念。
- 大乘佛教:人本身是清净的,用戒律来隔绝这些脏东西;
- 藏传佛教:人就是长在污泥中长出莲花。
三转法论-藏传佛教
(1)背景:
密宗分为东密(唐密)和藏密;在唐朝时期,印度出现密宗,现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顺着大海,传入中国,开元 3 大世;把密宗的逻辑带入中国,期间中印互传,吸收各自文化精髓,是老密宗,但现在已经失传,现今在日本有流传。
新密没有传到内地,但传到了西藏,并得到了大力支持,新密又称为无上瑜伽派。
印度派里供 3 个主神——大梵天、湿婆和毗湿奴。如今供的最多的湿婆神(湿婆的神像是一个男性生殖器)
藏传佛教吸收了苯教,苯教认为男女交配是天经地义的大事。核心内容是万物有灵、鼓励生育。佛教虽主张禁欲,但藏传佛教不主张不禁欲、生孩子。出家人出家后主传佛法。因此莲花生时代,和尚也可以生孩子。
(2)关键人物:
莲花生(大乘渡者),改变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逻辑来自于密宗。
(3)老密核心:
- 是不足为外人倒也。
- 要在贪嗔痴慢疑中求清净,把不好的情绪修成佛, 在淤泥中修出莲花。
(4)奇怪的法门:
靠性交来修行。沿用密宗的贪嗔痴慢疑修人性,而性刺激是人生中获得的最大刺激之一。
#贪嗔痴慢疑#
对应五方如来,修把不好的情绪修成佛,东西南北中放佛;在傲慢、怀疑、痴迷、恼怒的状态下修成佛。
大乘佛教的密宗吸收了许多西方思想,包括四大皆空,希腊的地水火风元素。形成之后拜火教,大光明神等。
# 灌顶 #
简介:灌顶相当于成佛的结业仪式,只有很高的级别的僧侣才能继承。
特点:口口相传,不足与外人道也。
(此处为大爆料,不予外人道也,可自行查阅,哈哈哈)
引用 |佛说:“一切诸佛以持真言而得成就。”持真言者,密法修持者也,金刚手菩萨的化身诺那活佛对密法的殊胜有这样的解释:“密宗能够即生证佛之理,譬如一个极坚固塞口之玻璃瓶,佛为瓶外空气,众生是瓶内空气,佛之所以为佛,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只因为一层极坚且厚之心垢玻璃为之隔绝也。密宗行人以大菩提心为因,并得金刚上师心传密法,以我之三密,与佛之三密感应道交,恰如用大锤,将坚固的心垢“玻璃”击得粉碎,立使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融合交通,故得即生成佛。
现状
如今净土和禅宗在国内很盛行,原因是快捷、简单、方便。
- 净土信仰,核心逻辑是上天堂。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上西方极乐世界。
- 禅宗讲究「空观」,但主张僧侣自食其力。
4、佛教其他内容
(1)佛教成为重要教派的法门,是得到当权者的认可及推广。
- 阿育王,印度,佛祖去世后约 300 多年;战国末期、秦朝初期;统一了恒河流域,佛教成为国教并推广至全国,整理了阿含经,成册为小乘佛教,传播到缅甸、斯里兰卡。
- 嘉里册嘉王,贵霜国(阿富汗地区),佛祖去世后 300 年;大乘佛教的经律论正式成形。
(2)佛教其他可考证的物品:佛像
在阿育王前,没有佛像;但有雕法轮、菩提、脚印,用来象征佛祖;
贵霜王朝的文化,亚历山大东征,希腊的雕刻文化与当地宗教文化相融合后,形成雕佛像的文化。佛祖的时代没有佛像。而如今布达拉宫现在的佛祖神像,都不是佛祖时期的佛像,是后人为佛祖编撰出来的。
四、佛经
1 、经书语言
简介:佛经,佛祖的教义,在佛祖时期,不是梵文书写,而是巴利文表达。因为佛祖的教义,在当时表明不能用梵文;佛教弟子来自穷苦老百姓,而梵文是贵族语言,二者不相容,因此佛经有各种文字,但唯独没有梵文。而在阿育王时期(3 百年后),阿育王是贵族,为了顺应推广佛教,才用了梵文,编著了诸多经书。如《金刚金》《心经 》《阿弥陀经 》《药师经 》 《法华经 》 等,因此早期的经书,都不是梵文。
早期佛教经书特点:变化多端;如佛祖故事一样,教义留下来了,但没有统一教典。因此后人可随心随欲去解释教义内容,形成诸多经书。早期的佛教僧人,入佛门后,都要学习传统内容。
2、佛经基础逻辑
(1)释迦摩尼的观念
彻底的悲和苦。人世间有 8 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憎怨悔、苦恼悲。(极度的悲观;如叔本华)
人有十二因果,六道轮回,靠修行渡苦。
未来有未来佛,是弥勒佛;对于世人来说,佛祖成佛前,是菩萨。
(2) # 四圣谛 #(真理)
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憎怨恨、苦恼悲;
集:欲望,爱欲;追求乐,所以体验苦。
灭:追求的是灭,不再入轮回,进入涅槃的状态,即不生不死不成不灭。
道:正道。核心是戒定慧。
(3 ) # 经律论 #
简介:出自三藏。
经:佛经。(如金刚经)
——2 定,由戒生定;经书将告诉怎么定。
律:不能做什么,如杀生等行为。
——1 戒,戒决不干净的因素、对心神造成干扰的东西;克己思想。
论:历代高僧写的笔记;
—— 3 慧,定后生智慧,智慧是写下的笔记内容。
修行的过程是:戒定慧、慢慢提高的过程,形成良性循环,斩断因果。
(4) # 因原果逻辑 #
因缘果是佛教最核心的逻辑。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一切的原因都会有结果,且是非常彻底因果观。
业报:人生最重要的 3 个东西,是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如果心生怨念,会导致坏的结果;心声善念,会产生善果。好事好报、坏事坏报。今生的报应,看要缘分。一切「业」,都会回到身上。所以修行者,要斩断因,而不是断果报。
挑战:因果 VS 概率
现代科学的概率论,对佛教的核心因缘果逻辑提出挑战。
特展:祥云托起珠穆朗玛 —— 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展观后感
年轻的深圳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持续多元并包地融合全球文化元素。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从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不断分化融入新的思想和解释,再融入信徒的生活或血液中。
我不是一名佛教信仰者,但佛经的「空」、苦疾灭道、戒定慧、因缘果等佛教思想,无形地渗透在生活中。生活总有跌宕起伏,且在个体生命中无限循环。当遇到困境,佛教教义让人心生平静,逐渐走出困顿。
如今不论是宗教体系外的自然科学发展理论,还是教派内部博弈分化,与其为宗教教派的分化、挑战、发展,最终仍归结到人与人的博弈争斗。宗教文化教义,存在于人们心中,信则有,不信则无。
或许我是历史长河的一个发展符号,历史既无始,也无终。我能感受到「把握当下,活在当下」。不虚度赋予我的健康生命,赐予我的珍贵时光,始终寻找与践行着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