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文史赏析

《黄帝内经》引发疾病的多方面原因(十八)

2024-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博学的毛婆婆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①;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在温②,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④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①左寒而右凉:西北的右方是方,属金气凉。西北的左方是北方,属水,气寒。

②右热而在温:东南的左方是东方,属木,气温。东南的右方是南方,属火,气热。

③适:前往。

④之:前往。

黄帝问:天气不足于西北,北方寒,而西方凉,地气不满于东南,南方热,而东方温,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天气有阴阳,地势有高低,都随着四方疆域的大小而有差异。东南方属阴,阳气有余,阳精自上而下降,所以南方热而东方温;西北方属阴,阴气有余,阴随自下而上承,所以北方寒而西方凉。因此,地势有高有低,气候有温有凉,地势高的气候寒凉,地势低下的气温后温热,所以在西北寒凉的地方容易患胀病。在东南温热的地方容易有疮疡。胀痈用通利的方法通则胀可消,疮疡用发汗的方法则疮疡自愈。这是气候和地理影响人体腠理开闭的一般情况,在治疗时根据病情的不同而变化就可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