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成长成什么样子,在你儿时就知道了
文/林小白
01
我再一次在深夜收到了沫沫带着哭声的微信语音,我已经记不清这究竟是第几次了。
每次沫沫在她男朋友那里受了委屈,我就会收到她的语音。
“哎,你说你,何苦呢?上回他跟你说分手的时候,你就应该果断离他而去,怎么被他后来三言两句就又给哄回去了呢?”
沫沫一边抽泣一边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是那种,即便你扇了我几百巴掌,但你给了我一颗糖,我就会把你所有不好都忘掉了。”
沫沫说得没错,她就是这种人。我们认识的时候,还是小学三年级,但那时沫沫就已经是个十分善于委曲求全的人了。
班里要参加文艺比赛,需要一台电子琴,老师就问了她一句,“你家不是有电子琴吗?”
甚至还没开口让她“贡献”,沫沫就说“那我把琴带来好了”,然后就每天吭哧吭哧地把比她人更高的电子琴背来背去,从五楼的家背到了四楼的教室。
后来,我到她家做客,才发现,这是她的一种生存模式。
“今天的饭菜不好吃吗?”在饭桌上,沫沫妈妈微笑着问。“好吃啊。”我说。
“哦,我看你和沫沫吃得很少,还以为不好吃呢。”
然而这时我注意到,沫沫明显加快了扒饭和夹菜的速度。
那天的饭菜都被吃得精光,大部分是沫沫吃掉的。
“你饭量挺大啊。”
“我都撑到这了。”沫沫指了指喉咙,“妈妈今天做了三个人的量,谁知道你吃这么少,我只好吃完了。”说完,沫沫拍了拍胸口。
“原来你都撑成这样了!”我大为吃惊。
“没办法,不吃完妈妈会生气的。”沫沫告诉我,父母从小就离异了,妈妈一个人扛起家很不容易,所以妈妈所有的坏脾气她都要受着。
但后来她发现,只要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完全按照妈妈的期许走,那自己就会少承受妈妈的坏脾气。
02
和沫沫相比,星星真的很“好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现在已经结婚生子的星星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二是因为星星很会撒娇,就像那部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
星星非常擅于寻求帮助,所以很多他人费了老大力气完成的事儿,她三言两语就搞定了。
开学报到时,行李巨多的她,在校门口主动向两位学长求助,之后,所有的大包小包都由学长“承包”了;
课后,老师布置了小论文,星星问了班长几个学霸搜集渠道的来源以及观点之后,很快一篇论文就成型了,而且写得还不赖……
星星总说大概自己是被宠坏了。在家里,爸妈和姐姐给了她绝对的关爱和呵护,几乎所有的事情,只要她张口就能得到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星星的家人并不是一味溺爱满足星星,而是帮助解决问题。
比如,星星想要某个漂亮娃娃,而妈妈觉得家里的娃娃太多了,就会给她提要求,她如果完成了要求,娃娃就能带回家。
久而久之,星星就明白了,自己遇到的所有难题,只要张口就能得到解决,也许不会当下就有自己想要的结果,但至少会有解决方案。
03
上一期《奇葩大会》上,武志红提到了原生家庭,大家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现在的一举一动,竟受到父母这么大的“牵制”。
换句话说,你从小在家庭中感受的是什么,学会的是怎样的生存方式,这所有的所有,都会在你身上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并影响着你成人后的每一个决定。
因此,为人父母者需要谨慎对待自己的每个举动,以及更好地经营婚姻,营造好的家庭氛围。
你尊重孩子的每个决定,赋予他们最大的选择权,孩子长大后,也会尊重身边人的每个决定,并且知道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选择的,他就不容易自怜自哀、患得患失。
你总是积极鼓励孩子,即便孩子做得不对,也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孩子长大后,就能积极地应对每个坎坷、每次风波,他就不容易因为一个小打击而一蹶不振。
千万别让孩子成为原生家庭不良影响下的“某种心理缺失者”,如果你想让孩子成长为你想要的样子,那就好好修炼育儿经,好好经营家庭。
毕竟,他能成长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来决定的。
—END—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出版了《行动力》《每天多出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