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规定当约定

2017-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梁莹_e585

约定是一种非正式的合约,大人孩子都有权利和义务。作为家长我们却没有真正理解约定的含义,只是当作了管教孩子的工具而已。请注意,约定不等同于规定。

每个人都有遵守约定的本能。充分的连接、被尊重的感觉和平等的参与可以说是约定完成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孩子越小越遵守约定,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反倒开始不遵守约定。为什么?因为大人约定的榜样影响,我想多数的家长把“规定当成规定”也是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

把规定当约定,之前的我深受其害。我的孩子已经十周岁了,之前的各种“约定”其实是我对孩子的诸多规定,在孩子没有遵守所谓的“约定”的时候,各种指责各种威胁慢慢的无济于事。看电视、玩游戏、做事磨蹭拖拉,每每让我抓狂。我很理解那种与孩子陷进没完没了的拉锯战中的痛苦。我要改变,让自己和孩子一起遵守约定是双方的。

孩子期末放假了,我俩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到南京的第一天的行程很紧凑,穿着高跟鞋的我走了一天,回到酒店就想早一点到房间换鞋子。孩子路上喊着各种不想走,到了酒店大堂却开始了各种玩,电梯来的时候突然跑去前台拿薄荷糖,虽然听到他让我等一等他,我却只是回答一句妈妈很累先上去了。过了一会,易新上楼了非常气愤的把糖往我身上和房间砸:“我让你等我一会,为什么不等?前台的服务员很忙,没空帮我刷卡上楼层,一直等到有人上楼我才可以进来。”我默默的把糖捡起来,等他平静下来说:“妈妈知道你上不了楼很生气,刚才我没有考虑你的感受,我向你道歉。把糖扔得到处,你觉得好吗?”孩子想了想,对我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想起今天是周五,对他说:“要不要一起看跑男?。”他非常吃惊看了我一眼,非常迅速的洗刷完上床等待跑男的开始,在等待中,我跟易新聊起了刚回来发脾气的事情,:“情绪没有对错,我明白你刚才的感受,刚才扔东西的行为是错的。我们来做个约定吧”“什么约定?”我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告诉他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就做这个手势互相冷静一下吧,他很开心的接受了。

回到福州的晚上,上完英语课易新不打招呼就在楼下活动室玩,过了快半个小时才回来,我有点火了,有些生气的说这么除了还在下面玩也不知道回来,然后一直催促他洗澡刷牙睡觉,孩子诧异的看着我问:“你干嘛这么着急的样子?”我声音抬高八度的回答:“不打招呼跑去玩,我火了当然急。”易新突然做了一个我们约定的暂停手势,让我一下冷静下来。睡觉前我向孩子说:谢谢你还记得我们的暂停约定,你做得太棒了。”孩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出门聚餐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在玩手机向我申请的时候,我问他需要多长时间?在达到了我们约定十五分钟就主动的退出了游戏。

约定不是规定,它一定是双方的约定,除了具体的时间约定,更需要有效的跟进。我们理解“孩子就是孩子”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对约定进行跟进执行的责任和义务。当然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重新约定。对我家大孩子来说,困难是有的,阻力是有的,只要充分做好先共情在执行,孩子遵守约定的本能会慢慢回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