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散文随笔散文

留守儿童让人忧心

2019-07-12  本文已影响51人  清溪书苑
图片来自网络

回顾这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操心最多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班里留守儿童有六七个,他们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其他同学多得多。每天从早到晚,心里考虑最多的就是这几个孩子。他们之中,尤其以小H的情况最为特殊。

小H是单亲家庭,这些年他母亲带着他和姐姐生活。按说这样家庭的孩子应该能够懂事,体谅母亲不易的。可是情况恰恰相反,两个孩子都不省心。我跟她的沟通很多,每次她都习惯于诉苦。在沟通中得知她忙于生计,对孩子的管理完全是放任式的。她习惯性的口头语是“老师啊,小H又惹事了?你多管管,他听你的话。”

在沟通过程中,我会给她支个招儿,让她配合我做孩子的工作,前半学期孩子虽然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但问题并不严重。可是期中考试之后,她去了浙江,只留下小H和姐姐两个人在家。 19岁的姐姐,爱玩不顾家,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不用说管小H了。妈妈一走,小H的表现不如以前,一天到晚“小错不断”。每天一日一总结时,班长都能指出他的很多问题,如早读迟到,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自习课上趴在桌子上睡觉,还东看看,西望望,没个正形,午间阅读没有准备好书……

我知道原生家庭的影响,母亲的疏于管教,让他有太多的坏毛病,但是出于自己的责任心,还有对他家庭的同情,我还是希望能够让健康成长。每次发现问题,我都及时跟他沟通,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可是任我百般努力,也只能管一时,转眼他就忘记了。比如我提醒他按时到校之后,他只能坚持一两天不迟到,有的时候不想来,就让姐姐帮他请假。记得有一天他没有到校,也没电话请假,但有人看到他和另外两个人骑车在街上乱闯。我打了他妈妈的手机问情况,她并不知情,让我联系他姐姐。我先后打了十七次电话,临近中午终于打通了,他姐姐接了电话说自己不在家,睡觉刚起来才开手机,我说了小H的情况,她说弟弟可能和另外一个辍学的孩子在一起,她回来找找看。

晚上放学,我决定去家访,班里一个热心的男孩主动带路,我走进了小H的家。他们租住在一户人家的顶楼,我敲门进去,小H姐姐和另外三个染了红、黄头发的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看着都是不良少女的样子。看到我,她慌忙起身,说自己没有找到小H。

不多时,我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说是在街上看到了小H,我让他姐姐去找他回来。和小H聊了大半个小时,他说自己认识到错误了,并且一再保证。我心情沉重地走出小H的家,心里知道,他说到未必能做到。

因为这个孩子,有的时候感觉真心的累。如果家长能配合学校管教孩子,情况可能会好一些。我打电话跟他妈妈说明情况,也说了自己的想法。我劝她不如回来找点事情做做,还能有时间管管孩子,可是她说实在也是没办法,家里做事拿钱太少了,眼看生活也成了问题。我也不好多说。她一再托我好好管管小H。我每天格外关注他的动态,他在校有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

任我如何操心,这孩子让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在学校里还算好一些。可是放学之后的出现的情况,我也无能为力了。家里人没有管着他,迟到的次数增加了,更过分的是,听班里同学说,他在家里抽烟,涂口红、抹红指甲,跟已经辍学的男孩子骑着改装后的“鬼火”摩托车在街上乱跑。听到这些消息,我的心里总是悬着,担心他出了什么问题。

小H这孩子,并没有判断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家长不能配合管理,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形成了,想改变自然是难度很大的,就如洁白的豆腐沾染煤渣,污垢极难清除。但是不管怎么,还是要坚持去做,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做为班主任,只能多一份耐心,期待他们能够浪子回头,有所改变。近几天,在我和小H姐姐的催促下,他妈妈终于回来了,我的心里略略松了一口气。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农村学校令人头疼的一个大问题,毕竟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没有家长的配合,老师即使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效果也总是差强人意,有的时候甚至感觉自己是在做无用功。可是作为班主任,还是得耐住性子做工作,哪怕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点的改变,也是好的。就像钱理群教授倡导体制困局内的“静悄悄的教育变革”“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影响一个算一个,帮助一个算一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