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是不能太善良?这让我想起了保姆纵火案
2020-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姓与法律
01
近日,有一个热门问题:人是不是不能太善良,适当坏一点是不是更好?
这让我一瞬间想起了17年的重点案例保姆纵火案——一场善良所纵容的惨案。

2017年6月22日凌晨5点左右,在浙江杭州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室发生纵火案。该事件造成4人死亡(一位母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
而酿成这出悲剧的就是他们的保姆,莫焕晶。
究竟什么是作案动机,报复这家人?还是另有隐情?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一家从上到下都是大好人。
下图,曾经快乐的一大家子️️。

这个保姆从家中窃取了十余次贵重物品进行典当,然而这家人竟然没有开除她。
这个保姆向善良的女主人先后五次以老家买房为由借款,女主人都是答应了,共计借款11.4万元。
而这一切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变本加厉。
2017年6月22日,一场弥天大火叫醒了许多人,但也让女主人和3个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孑然一人的林先生,独自站在花圈前。
02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当别人习惯了你的好后,会把这种好当作是理所当然,既不会觉得亏欠,也不会觉得感激,甚至可能对你吹毛求疵。
所以善良必须要有着原则和底线,尤其遇到违法犯罪行为一定要及时和这种人划清界限。
莫焕晶之前也在3家当过保姆,也都有过偷窃行为,而这些主人们发现其盗窃行为后立即将其开除,在一定程度上讲是避免了事故发生。
他们并不是侥幸逃脱,而是坚守了善良的底线。
《安家》当中徐姑姑的那句“恶人自有天收”我是不同意的,当然我也很反感这个角色(一个把善良演绎到窝囊的角色,被绿了自己净身出户,理解不了。)
收恶人的是法律,而法律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在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法律代表了我们共同的意志:
2018年9月21日,莫焕晶被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