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就是偏心的
又快要过春节了,一大家子人也该团圆相聚了,兄弟姐妹们在诉说亲情之余,总会有人觉得父母是偏心的,总觉得父母对自己没有对兄弟姐妹好,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对兄弟姐妹的好等等。
其实,这种感觉是对的,也是正常的。父母本就是偏心的。
最近在住院,聊天感叹之余,同病房的八十多岁的老先生说起了当年养育两个孩子之事。
老大出生在青岛娘家,有一大家子人看着度过了幼年期,也算是衣食无忧、玩乐不愁。
老二出生的时候在西安,这时老先生和爱人工作都签到了西安这边。老先生在学校从事科研工作,他爱人在医院工作,两个人都比较忙,还得自己带老二。
老先生说老二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捆在家里的。早晨喂完吃的喝的然后就捆起来,他就得去上班,然后等中午下班了或者他爱人有空了才能回去解绑喂吃的喝的。这是常态,还算好的。
更严重的是有一次老先生早晨要去宝鸡指导实习生,临走的时候他爱人还没有下夜班,所以老二也是被捆着的,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爱人能够回去。老先生第二天晚上回来,她爱人已经早早又去上班去了,也只有被捆着的老二。老先生不无心酸的讲着,说那个时候带娃真心不容易,既内疚又无奈的说:“那个时候人胆子还真是大……”
所以老先生说,对老二比较亏欠,后面就能帮他就帮他,老二的孩子他们两老儿也是帮忙带到了初中毕业,算是弥补吧!
如此看来,老先生自己也知道自己偏心,但是是一种弥补的偏心。
可是作为子女的会怎么想,作何感受呢?
假如你是他大儿子,你会怎么看待他对待老二和老二儿子呢?你有可能不计较,但是你明显会感觉到偏心,这种偏心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这种偏心出于弥补还罢了;还有出于功利实用考虑的偏心,比如说谁会养老我对谁好;更别说有的偏心就是一种出于个人的喜好,比如说性别上的、脾性相投的等等。
总之,父母都是偏心的。
就像你要一手端平两碗水,好一点的两碗水都要,那就只能在动态的平衡中了,一会儿这碗水不平,一会儿那碗水不平;差一点的只要一碗水,做出一个选择,另外一碗就不要了。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做父母的都不容易。前者不断寻求平衡,但是始终难以平衡,一直在内疚和弥补当中。后者做出一个选择已然不易,然后爱一个爱的死去活来,还不一定买账;恨一个“咬牙切齿”,对立添堵一辈子,说不定到头来他还比较懂得感恩。但是都不确定。
所以你计较不计较,父母都会偏心,偏心也是一件有故事的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