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西游读书我遇见的作家故事和好书推荐

月儿圆圆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四大名著里的中秋节

2017-10-04  本文已影响42人  非专业骑手呆呆

为符合中秋月圆的意境,恕我篡用了杨万里先生《竹枝歌》中的两句。原文如下: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愁钉人来关月事,

得休休去且休休。

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周代的祭祀活动(《礼记》载“天子朝春日,秋夕月”)。而作为一个节日确定下来则迟至唐朝初年,始盛于宋代。自古以来,中秋节的风俗虽南北大不同,但总大概无外乎“拜月”、“赏月”、“祭月”以及“归家团圆”。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四十歌》)“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这些诗句读来,总让然感到一丝凄凉、萧索。一如东坡先生所言,“此事古难全”,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月圆人不圆”更是常态吧。“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正是有了这些“月圆人不圆”的遗憾,才衬托出“月圆人圆何时共”的可贵。

假日闲暇,简单梳理了四大名著中提到的中秋节,无一不悲情,欢乐中也是危机四伏。这或许是我的心情所致的发现。供君一思,珍惜当前。

“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孔明自于帐内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邓,内安本命灯一盏……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

这《三国演义》中唯一提到的中秋节。相比之下,《水浒传》倒是写了三个中秋节,可一个比一个血腥,一个比一个惨。

九纹龙史进因与少华山寨主不打不相识,于中秋节在家中大摆筵席,邀请寨主赴宴。不成想,送信的小厮丢了书信,被人报告官府,一场“帘栊高娟,金杯频劝酒,欢笑贺升平”的宴会,很快被官府围剿了,引发史家庄一场血战,史进也因结交贼人、杀官兵,落得个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境地。

好汉武松的中秋节过得很是舒坦,深受张督监宠爱,又是好酒招待,又是赏赐美女玉兰做夫人。谁能料,这一切都是张督监的阴谋。后来武松被陷害,差点死在牢中的时候,回想起来这个中秋节是不是有了杀人的冲动呢?

高富帅玉麒麟卢俊义,被宋江、吴用一等人连日热情款待,想到中秋节了,固辞回家团圆,岂料一进门就被官府抓走,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他只知道老婆、管家背叛,至死都想不到这帮“兄弟”才是罪魁祸首。这个中秋节,就是他的时辰。

《西游记》也只提到了一次中秋节,不谈妖怪、不谈人伦、不谈佛经,只谈爱,可它是一个悲剧。

八月十五中秋夜,宝象国百花羞公主正在赏月的时候,被黄袍怪掳掠走了,从此音讯全无,一过就是十三年。不要以为黄袍怪是一个变态的色情狂,他其实是奎木狼,很有实力的一个神仙。其实,百花羞与奎木狼有情,不服天条,偷下界来欲成百年之好。可惜事情出了变数,百花羞仙子下届投胎后失了前世记忆,落为一个凡人,见到奎木狼已是形如路人,昔日海誓山盟早已忘却。可怜那奎木狼,无奈之下只能强行将其掳走。虽说过了一十三年的夫妻,还生了两个孩子,可是百花羞日日夜夜都恨不得将奎木狼碎尸万断,毫无感情!不过这也没影响奎木狼对百花羞好,用他自己的话:“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而且奎木狼还很专一,婚后年从没有任何绯闻传出,就是后来变化之后到了宝象国,国王为他“选十八个宫娥彩女,吹弹歌舞,劝妖魔饮酒作乐”,他也没有趁机乱搞,只是“抓将过来,傣咋的把头咬了一口。”后来猴子变成百花羞的模样骗他,说是心口疼。他一下子就把最宝贵的“舍利子玲珑内丹”吐出来给她医治,这才着了猴子的道。不然,动起手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真应了那句话:纵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君依然如初恋。另外,不得不说奎木狼是一个痴心的情种,连强掠百花羞公主的时间选择得都非常好,中秋月圆之夜,正是月圆人团圆的好日子;但从百花羞父母的角度看,这个中秋未免太凄惨。

相比而言,《红楼梦》关于中秋节的描述就深刻丰富地多了。

姑苏城的中秋月,拉开了《红楼梦》的序幕。落魄赶考书生贾雨村,在这个中秋节撞上好运气,得到贵人相助。甄士隐听说贾雨村想投奔京城应试却苦无路费,当场奉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可谓周全周到、情义双全。这个中秋夜,贾雨村见到的月亮应该是最圆的,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何等意气风发!这个中秋节是整部《红楼梦》的引子,不仅使荷戟独彷徨的贾雨村从此饱尝酸甜苦辣咸,还将间接地影响千里之外京城里贾府的命运。原本是荣宁二府局外人的贾雨村,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意外地获得了参予其盛衰成败的可能。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贾府男女老少聚集凸碧山庄赏月,这次中秋家宴虽是在贾府鼎盛之时,却暗含萧条之气。首先是人少了,原本喻意大团圆的圆桌只坐了半壁,还有半壁空着。贾母说:“常日到还不觉人少,今日看来,还是咱们的人也甚少,算不得甚么。想当年过的日子,到今夜男女三四十个,何等热闹。今日就这样,太少了。待要再叫几个来,他们都是有父母的,家里去应景不好来的。”脂砚斋评点:“未饮先感人丁,总是将散之兆。”其次是在玩击鼓传花时,贾赦讲的笑话提到“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让贾母听了疑心,有点扫兴。贾母扫兴了大家自然都高兴不起来。贾赦提前离席归去,下山路上被石头绊了一下,扭了脚脖子。

尤其是后半场,贾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续饮,边听桂花树下乐工吹的笛声。第一曲尚好,当贾母又命拣那曲谱稍慢的来吹奏。“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生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前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感,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又命暖酒,且住了笛。”尤氏讲笑话给老太太解闷,大家都笑不出来,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

从这一刻起,书里面滋生出阵阵寒意。从这个中秋节开始,《红楼梦》多了一缕忧伤的画外音,像是笛声,又像是呜咽。那夜的笛声,也许就预兆着未来无尽的哭声吧?《红楼梦》前半部分是笑着的,后半部分是哭着的。前半部分是热闹的,后半部分是凄凉的。如果说前半部分让人温暖,后半部分则倍感冷清。越来越冷清,直至曲终人散。白茫茫一片世界真干净。

“黛玉见贾府中许多人赏月,贾母犹叹人少,不似当年热闹,又提宝钗姐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等语,不觉对景伤怀,自去俯栏垂泪。”诗社原本约定中秋举办诗赛,一起赏月,一起赋诗。可宝钗等人另有安排,诗社活动也就无法举行,大家都散了。只乘下史湘云一人安慰林黛玉,约她去山下凹晶溪馆联句吟诗:“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二人到了水边,望一会天上月,又望一会水中月,你一句我一句地吟起诗来。一只暗影中惊飞的白鹤,使史湘云如有神助,吟出佳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也不甘示弱,对上一句“冷月葬花魂”。湘云拍手叫绝:“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度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

“冷月葬花魂”,仅仅五个字,都足以成为林黛玉的精神传记。她无意识地预言了自己的命运。林黛玉短短的一生,先是葬花,接着为花所葬。寄人篱下,家乡远在天涯,林黛玉死后很久都无葬身之地,只能葬于月下,葬于花丛,葬于等待之中。她等待着自己的芳魂能被早日搬运回南方,安葬于父母身边。虽然她在南方已没什么活着的亲人了,可她还是想回去。她的魂还是想回去。

这个中秋节,林黛玉用五个字提前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这个中秋节,月亮是冷的。泪水是冷的。心也有点冷了。只是林黛玉还没意识到:更冷的日子还在后面呢。更冷的日子就要来了。此刻,林黛玉只能望见月亮,望见的只是月亮。她望不见:不久的将来,那个躲在月亮后面哭着的自己。正如《葬花吟》中所吟唱的: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