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何必?

2023-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薇语

作为本是老师的家长,其实,很多时候是很体谅老师,也乐意去配合的。

然而,有些事情,遇上了,本人也会想不通。

比如,二年级的小朋友,听写需要改错,孩子一个字漏了没改,一个字改错了。老师给家长发信息,提醒这事儿,我觉得可以。说强调多次,每周要把听写本带回家复习,甚至责问周末是不是没带回家,我也能理解。毕竟,确实没注意,我或许不够上心。但是,就这么个问题,连续三次给家长发信息……

我能理解老师希望家长引起重视的心理,我也愿意去配合。

然而,我有点想不通的是,老师只需要转告孩子或者花最多五分钟找孩子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何一直要跟家长联系,还反复说明呢?跟家长聊的时间,也不止五分钟了吧。

以学生为主体,这似乎家长也成了学校教育的执行者。

是的,我喜欢的教育不是这样的。

职责分清可以,但是老师也不能带过某种角色,苦口婆心或者太过为学生家长好地去批评、指责或者过于干涉家庭教育。

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向老师请教,最后是否采纳也要结合孩子和家庭情况具体而论。

是的,虽然同为教育行业从业者,但是,我对类似的现象真的表示不赞同。

不过,或许,我也有做不好的地方。比如,上周末,孩子的作业,漏掉了作文,昨晚,没注意到数学老师晚上六点过发的一张需要打印完成的表单,导致孩子成为没做作业的特殊。

孩子其实已经很配合了,昨晚回家,补作文,初稿+誊抄,还有听写,做到晚上11点。今晚,回来也做了些,我把本需要打印的单子抄写了一份,他就着内容完善了。

孩子当然有问题,小二的孩子,大方向没错,能学,在学,学明白了,其实就可以了。

真的,我顾虑还是很大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