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趣读《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语录和对话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经典著作。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语言生动凝练、含蓄隽永。
《论语》是“四书七经”之首,北宋政治家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中国人,若是没读过《论语》,都不能说自己有文化。《论语》对于我来说,既是工作需要亦是生活需要。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也是 考试需要。
全书20篇,492章,虽然不是鸿篇巨制,但因为其成书年代久远,文言体,所以很多学生读起来仍然感到味同嚼蜡、佶屈聱牙、苦不堪言。这么重要的经典,自然是要读的。可能否读下去,读懂是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巧读和趣读。
先说如何巧读把书读懂。因为是“语录文言体”,没有故事性,看起来纷繁无头绪。这么多的你说我说他说,又文字生涩。怎么办呢?我们先提纲挈领,对内容提炼概括,整体把握,这样就把书读懂读薄了。
学而第一 (主要讲“为学”的道理,引读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
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行)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
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这样一看,整本书都是通过记录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论,来表达儒家思想。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前四章讲治学修德、治理国家、礼仪、仁义,可以说是后面篇目内容的根源和前提。后面的6、7、8、9、10都是记录孔子的言论。11~14章主要讲孔子对弟子的教育言论,有治学有修得有治国有礼乐等方面的教育言论。15和18篇是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的言行。最后两篇主要是写圣人言论及对孔子的赞颂。整体上把握后,我们再读整本书就能做到心中有丘壑,即使是碰到一些读不懂的句子也可以去推测大致意思。这样你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住经典的主要内容,算是能登堂入室了。
下面再来说说书中的有趣之人、有趣之事、有趣之理。读书读出趣味我认为是天下第一幸事。
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连带着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也各个不同,细心品味,趣味盎然!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最喜欢的人是颜回。颜回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
孔子的学生里子贡是最自负骄傲也最会赚钱的,有一次子贡自我优越感爆棚的时候,孔圣人与子贡有一段对话,很有趣。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你看连如此自负土豪的子贡都认为不如颜回。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但是这么好的人却不幸——早死,让我想到“天妒英才”这个词。
孔子最不喜欢的弟子是宰予。宰予不懂装懂,大胆胡说。而且很懒,吃完饭就睡午觉。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 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说他像腐烂的木头,像有臭粪的污墙,已经无可救药了。现在有些专家常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是因为他不是一线教师,坐着说话不腰疼。你看大圣人孔子都拿宰予没办法。并且宰予刷新了他的看人观,可以想象宰予带给老师的“痛心疾首”有多么沉痛。更让孔圣人难以接受的是宰予极其不孝。宰予嫌三年之丧太长,认为该减短些。夫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死了没满三年,你吃得好,穿得好,心上安吗?宰予说“安”。孔子说:你心安,就不守三年之丧吧。宰予高冷地走出学堂,心安理得地不守三年之丧的礼仪。
我倒觉得《论语》有了宰予这样的人物而更有真实感,更有趣,也更衬托出孔子不光有神性,更有人性。
下面再讲个有趣之事。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里的南子,是春秋时卫国卫灵公夫人,原为宋国公主。美貌动于天下,据说卫灵公在位,实际上是南子掌权。史学上对她这个人的评价比较干脆,“美而淫”。虽美但作风不大好,不仅红杏出墙,还喜欢弄权。
孔子拜见南子,子路知道了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道:“我如果做错了,天就厌弃我吧!天就厌弃我吧!因为历史上就记载南子是个淫荡的人,嫁与卫灵公,但是一直和宋国的公子有见不得人的关系,孔子单独见他,难免给后人想多。这时孔圣人气势凛冽地表明自己清白,读来觉得这老头非常可爱,简直有点小儿之间的赌咒发誓。《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南子若隐若现地坐在絺帷中。孔子不见庐山真面目,屈膝跪下行礼,但闻玉环璧佩璆然声响,像是南子正在里面欠身还礼,俯仰之间,弄得叮叮当当……遗憾的是,史太公司马迁走笔至此戛然而止,你看连史太公都写得含糊。想来有趣。
最后再说两句有趣的句子。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古代人寿命短,“人生七十古来稀”,四十五十就够本了。甚至王国维51岁跳昆明湖,就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所以孔子说,四十岁还遭人骂,这辈子就完蛋了。我40岁才开始明白自己到底该干什么,才找到人生的方向去好好做事,只要做事怎么可能不出错不给人骂呢?柳传志、任正非这些人中龙凤哪个不是四十岁之后开始追求梦想,艰辛的过程中怎么可能不遭人骂。说明以前的人寿命太短,现在人太能活了,时间太多了,多到总是被挥霍掉。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每每读到这句话,我就想这孔子不仅是圣人,也是迂腐的小老头。他老人家要是活到现在,看到那么多的女人指点江山,力挽乾坤的一个个职场画面,一定会像听到宰予不愿守三年之丧一样痛心疾首。孔子看不起小人,更看不起女人。历史上说“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子父亲在他三岁时就死了,母亲是像前两位伟大的母亲一样贤良智慧,才养出这么伟大的儿子。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我一直好奇孔圣人的一生除了母亲还经历了哪些女性,让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看来要再去找多一些孔子的生平资料才好。
《论语》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多难啊,知易行难啊。.我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拿自己当人,更拿别人当人。有些人总盼着自己升官发财,却总理解不了别人为什么就不能淡迫名利。这句话真是透彻地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啊。
读者朋友能静心品读《论语》,不仅能明白何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还能读出无穷的趣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