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成长记
周末,难得休息一天。却被生活的一地鸡毛转悠得脚打后脑勺。
洗衣、做饭、给孩子辅导功课、带着她去辅导班上课……一系列的活,让我忙得晕头转向。这也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
很久没有尽心尽力给孩子查过作业了,今天正好有时间,打开了她做完的数学练习册。和她一起开始检查。和孩子讨论、碰撞,不知不觉1个多小时过去了。作业经历了深度思考,也总结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最正确。学习中要建立方法意识,寻求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效率最高。数学应该是越学越轻松,越好玩的一门功课。
轮到写观察日记了,孩子不知道如何下笔。求助我,我和她一起打开了语文书,了解了作文意图个和要求,并发现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作者不同时段观察的内容有所不同。为此,我们决定去园区里寻找观察物。孩子想观察树的变化,我却执拗地希望她去看看园区围栏上的爬山虎,这样可以将课文《爬山虎的脚》中一些描写的内容进行借鉴,并创作出不同的《爬山虎的脚》,出了单元门,我劝她改变主意和我一起去看爬山虎,孩子一脸不情愿,扭头自己先走了。看着她的样子,我有点小生气,但是却没有做声。默默跟在她身后,一起去看爬山虎。走进爬山虎,眼前的一切却令我沮丧至极:爬山虎很多都散乱地铺在地上,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趴在地上的零散叶子在秋风的萧瑟中毫无生气。看到此情此景,我内心后悔极了,看着依旧不开心的孩子,我蹲下身,对她说:“你的作文你做主,我们一起去观察你选的那棵树吧!”孩子径直走在我前面,把我带到了她选的,我们屋后的那棵杏树,仔细观察了起来。我引导她说:“观察还要有一定的顺序呢。”孩子说:“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从珍整体到部分。”就这样,我们的思维碰撞又一次开始了。孩子在碰撞中爆出了很多经典的句子。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我问她:“这会让你写,你觉得难吗?”她说:“我回去试试。”回到家,我开始做饭,不一会儿,小家伙挫败地来找我:“刚才观察到了那么多内容,这会却一个也想不起来了,怎么办呀,说着,孩子已经泣不成声。”我走过去安慰她:“没关系,我们再去看一次,这次去看的时候,我们带着本,把看到的随时记下来,你看怎么样?”她说:“我搬个小椅子,直接去楼下,坐在树下写吧?”我同意了孩子的做法,帮着她把所有的工具都拿到楼下,孩子开始动笔了,我问她:“需要妈妈帮忙吗?”她笃定地告诉我:“不用了。”一会儿,做好了饭,我隔着窗户问孩子,写得怎么样了?她说:“快写完了。”我去楼下接她,和她一起开心地上楼、吃饭。吃饭的时候,我和她一起讨论今天完成作业的心路历程,她若有所思地告诉我:“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家人的理解和包容,剩下的事情,交给本人就可以了。”听了她的话,我惭愧极了。很多时候,我都把她看作小孩子,怕她受伤、怕她做不好要指导她,可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了,长大了的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大人的指手画脚,而是最普通的理解和尊重。作为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变化而转换自己的角色,由指导者,变成学习伙伴,同频共振,舒服地陪伴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