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感两性婚姻育儿

伤风败俗,这锅该由孩子来背吗?

2017-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0aa791f8251b

文:采薇      图:网络

大家知道,4月27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弈含自杀,因为走不出13岁那年被诱奸的心灵创伤。我在上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中指出了,从这件事情来看,有2件事情需要家长重视。

一是:如何帮助心灵创伤的孩子康复。

二是:如何更好的保护孩子不遭受性侵

无论哪一个问题都是值得家长深思,但是我觉得性侵这件事情背后的原因更值得家长去深思。

为什么孩子不懂得自我保护,还是因为缺乏认识,因为没有人对其做过正确的引导。

为什么那个补课老师会做出这种行为,如果他从小得到了很好的性教育启蒙,而后也对性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又会怎样呢?

我绝对不是替那老师洗白

只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这件事情究竟我们是要将它放在道德制高点来批判,还是去反思背后的深层原因,任何问题治标不治本都是没有用的。

这背后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

中国长久以来性教育的缺失,国人谈性色变,对性讳莫如深,仿佛性是洪水猛兽。

却不知道恰恰是这样遮遮掩掩的态度让许多人对性好奇,却没有正确认识,由此导致产生系列的社会问题。

孩子首次性交的年龄越来越低,堕胎、甚至有学生染上性病,而社会只是批判这些孩子寡廉鲜耻,道德败坏,批判社会世风日下。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国人都以为,你让孩子知道了性,他就会去尝试,去偷食禁果,而事实上,这恰恰是一种狭隘的认知。

因为不了解,才会越好奇,而因为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引导,才会导致有些孩子通过不正确的途径去了解,而不是科学的对待性,认识性。

现在信息如此发达,各种黄色网站、色情片泛滥成灾,要知道那些是不具备教育功能的,很多人就这样被误导。

据相关机构调查得知,大多数成年男性的性知识都来源于小黄书,而女性对性就可以说完全是一知半解。

记得,曾经有一个视频让人很扎心,我看到这新闻时已经出离愤怒了。

佛山某个学校的男生在学校教学楼的顶楼,脱了女生的裤子在看女生的下体,画面不堪入目。

网友议论最多的是,世风日下,该男生和女生不知廉耻,道德败坏。

而我感觉好悲痛,除了事件本身,还有大家对此事的反映

指责孩子是最简单的事情,大家都挑了最简单的事情来做。

可是事件背后反映的是什么?

完全是孩子的错吗?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到底谁错了?

孩子4岁多的时候,有次问我,妈妈,你和爸爸结婚的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孩子,那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妈妈,那时候我在哪儿呀。”

“孩子,妈妈也不知道,那时候呀还没有你。”

“妈妈,那时候我到底在哪里呀?”

“孩子,那时候你在外太空神游”

有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就问我:“妈妈,我是怎么来的”

“孩子,你在妈妈肚子里从一个很小很小的种子,慢慢的长大。长到9个多月,有一个大大的大西瓜这么大的时候,你就出生了。”我一边说,一边比划。

然后比划一颗小种子的时候,孩子问:这小种子有多大呀?

“很小很小,我们的肉眼估计看不到”

“妈妈,显微镜能看到吗?”

“应该可以的,妈妈也不知道呢。”

“妈妈,小种子是怎么到你肚子里的。”

当时,我真是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解释这件事情,既让他能懂又不至于产生歧义,但是我真是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好岔开话题。

我问:“你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啦。”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片子,老师跟我们说了。”

“那你听明白了老师说的吗?”

“妈妈,不明白。”

我想起以前一个校友跟我聊起她童年的事情,其中有件事情印象深刻。

她说,她读幼儿园的时候,很好奇男生到底和女生有什么不同,然后她叫了一个同班男孩子,脱了那男孩子的裤子,去触摸那男孩的生殖器。

她跟我讲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这么多年过去,其他事情早已忘记,唯有这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过去她讲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只觉得好玩儿,我小时候虽然对性别也好奇过,但并没有付诸行动过。

如今自己有了孩子,我才明白,原来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关注别人的身体也很自然。

这时候的孩子开始有了性别意识。所以会特别关注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而且对性别体征感到好奇都是正常的。

有天,我去接孩子,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回来的路上,孩子跟我说,妈妈,那个谁亲谁了。

他说的是比他们大一岁的插班同学,之前就听家长议论说了那几个大点的孩子特别早熟,会亲女同学。

然后有很多不好的行为把这些小点的孩子带坏了。

我想说,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正确的看待这些呢?

中国传统思想里,性是羞愧的,性是令人蒙羞的。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这人欲包括我们的一切生活的欲望,更包括人性之本能之欲望。

过去的社会把女人的贞节看得比生命还重,“饿死事极小,然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中早有记述。

可以想见,过去是更不可能有性教育这一说,但是性却是人之本能,过去反人性的传统教育难道就真的让人清心寡欲了吗?

因为从人的心理学角度来看,越是压抑的东西,必定会反抗得越厉害,君不见相关作品中记载古时青楼生意火爆,可见压抑人性是会适得其反的。

而到了如今,社会开放,在充分的包容与自由环境之下,人们对性认识又不够,因此社会因此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由性传播带来的疾病肆虐,由性引发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这就是大家所看到的世风日下。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应该对孩子的性教育有一个系统科学的规划。

中国相关教育组织机构曾编了一套教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在部分学校试点,从小学开始科学的给孩子们灌输性学相关知识。

但是,当教材发下去之后,就因为学生家长反映太激烈,教材被收回。

这就是中国目前性教育面临的现状,家长根本不相信那些学习研究多年该领域的专家。

家长们说,书中太直白,对相关器官那么直白的印在教材上让孩子们观看,让他们不能接受。

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过早的了解了性,孩子就会过早的产生性行为。

200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指导纲要的发布,为在各国开展学校性教育提供了指导和技术支持。

联合国通过通过科学的学校性教育,跟踪调查了多年得出结论:

初次性交行为时间:推迟的占37%,提前的为0%

性交行为发生频率:减少的达到31%,增加的为3%

性伴侣数量:减少的达到44%,增加的为0%

避孕措施使用:增加的达到40%,减少的行为为7%

安全套使用:增加的达到40%,减少的为0%

危险性行为:降低的达到53%,增加的为3%

以上的调查样本70%来源于学校性教育计划项目的追踪结果,30%来源于医院和社区。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

由此看来,科学系统的性教育不但不会使孩子的首次性交提前,相反,遮遮掩掩,讳莫如深反倒可能使孩子由于好奇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伤风败俗的那些事情真不是孩子天生的错,这里面反映出的是父母的不作为,和教育的缺失。

说现在的孩子伤风败俗,这锅该不该让孩子来背呢?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