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明君》博君一肖古代背景小故事
楔子
十二岁,吾入东宫,为太子伴读,
十八岁,先帝驾崩,幼帝登基,擢吾中书侍郎,
帝在位二十三年,吾为股肱耳目,相辅未弃。
父尚在时,曾告诫余:择明君而济苍生。
而我选择他,不过一介私心而已。
01
我还记得初识那年,你还是个六岁的小娃娃,以博为名,却不喜笔墨诗书,帝后盛宠,顽劣不堪。
陛下在一众大臣子弟中寻找你的伴读,被你欺辱退回了十七八个,最后才轮到比你大了整整六岁的我。
你笑我以“战”为名,却是个迂腐文人的性子。你欺我辱我,终于被我寻着个没人看到的机会,冒着死罪发狠揍了你一顿。你没有去告状,反倒跟在我身后喊我哥哥,说要当我小弟。
我慌乱捂了你的嘴,不想平白招了这杀头的罪。
你却顾自笑得开心,从此赖上了我。
02
六年后,先帝因曾亲征犬戎的旧伤复发,英年早故,你十二岁登基为幼帝,年号端明,擢我为中书侍郎。
众臣欺你年幼,朝堂自辩视你为无物。我一面与太傅更加潜心教授你治国之道,一面与父亲奔走劳累,为你收拢人心。
父亲教导我:择明君而济苍生。
我以此身后代子嗣为誓,赌你一世明君。
03
端明八年,朝野稳固,四海升平,你擢我正二品参知政事。那年你方二十岁,我亦不过二十有六。众臣私下对我颇有微词,这次,轮到你来力保我周全。
隔年,你不顾众臣反对,遣强兵攻犬戎,为报先帝旧仇,御驾亲征。我留守朝堂,坐镇后方。
三个月后,前线传来你重伤失踪的消息,我星夜启程,累死八匹良驹,奔赴战场,到了,才知一切不过是你铲除内鬼设下的一步棋局。
我问你为何瞒我,你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这步棋,也为试我心意。
君为明君,我为良臣,何来别的心意?
而我此番累极,大病一场,终是未曾答你。
04
待到战事平定,太后与众臣逼你充实后宫,你来问我意见,我便亲力亲为,为你在众大臣千金中挑选人品相貌上佳者入宫。
你莫名与我大闹一场,此事便不了了之。
隔年,你擢我正一品宰辅,令我监国,再次亲征百越。
时旧战休养未足,国库亦仍空虚,你留我一人面对满朝文武口诛笔伐,一战便是两年。
两年后你凯旋,归京途中遇刺。
消息传来,我以为又是你一次试探,便狠心不去见你。
05
再见,却是你毒入脏腑危在旦夕。
弥留之际你告诉我,自六岁初见至今,你心里便只有我一人,再容不下其他。
你自知此生对不起皇室宗脉,所以征战杀伐只为宗室扫除后患。
我苦寻神医,以余生寿命的一半作为交换,换得你安然无恙。
同时也绝了自己的子孙命脉。
自此方知:彼时立下誓言,终是要一一应验。
你非明君,我亦非良臣。
06
而你醒后
却忘了病中我们立下的誓言,开始广纳后宫孕育子嗣,看我的眼神也日渐疏离。
我收养了少年君明,他与你倒有几分相似。
才华有之,骄傲有之
只是待我如师如父
眼中情意却是未有半分
十年后,我四十一岁,此时四海升平,海清河晏。
念我少年,终成明君。
07
端明二十三年秋,吾辞庙堂,入万安寺。
君明来时,吾正伴雨声与住持手谈一局;
至酣处,乍闻今上驾崩,子落棋盘,局不成局。
08
三日后,曾经权倾朝野的肖太傅于万安寺内仙游。
其子君明收拾旧物时,从御赐书简中寻得一封旧信
朱砂金印,乃是御笔。
却是金印完整、朱砂未动,从未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