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解读自我报告
2019-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韩磊三石兄
时隔8个月,再次给自己做了一份DISC的报告,这一次和上次对比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次,就在给自己解读一次报告。给自己一个代号“石头”
准备工作:
在都给石头进行报告解读前,首先整体看一下对方的报告,第一步看封面确认报告没有拿错。同时,通过封面确认报告的有效性。
其次,再看作风卡:
通过作风卡的态度和策略信息,在报告解读的过程中,要给予对方更多的耐心,在解读过程中尽量语速放缓和对方保持一致,不要给予太大压迫感。同时,要适时询问对方,针对解读的内容有哪里不清楚或者有疑问的地方。

报告解读:
静态分析:通过报告数据发现三表相同的信息是D值最低。
从表上看,石头你是一个工作和生活中,都比较随和的人。不会去强迫或者命令别人去做事情,是这样吗?
动态分析:
通过报告,我发现近期在工作上,是不是有需要你调整和变动的地方。我们可以看一下,在转换表当中我们的S值的转换最大,通常来说这种转换通常是有用工作上有一些变化,需要你去调试。可以聊一下,目前你遇到了哪些需要自己调整的地方嘛?
建议:
虽然S值的转换35%,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这是正常的现象(给与S安全感)。
如果你对当前的变动感到不安,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是你正在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同时,适当学会拒绝和主动提出自己的要求。

报告解读并不是算命,而是通过报告的解读,发现对方未知或者没有觉察的自己。
报告解读的过程中,更重要的不是告诉对方你是怎么样,而是通过报告让对方开始有对自己的反思和觉察。
所以更多的是引导和倾听,通过倾听一步步配合报告的结果进行解读。
同时,要注意不同行为风格的人,采用不同的解读模式。
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参加郭强总报告解读训练营的复盘文章:报告解读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