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阅读1-7页

2023-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今天,我邮购的陈大伟老师著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终于到了。

一拿到书,我就被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住了:成长至上是教师理解和实践观课议课真正的钥匙。很长时间我都在寻找自己成长的钥匙,但是苦于久久没有找到,今天我终于拿到了这把钥匙,准备去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

在前言部分我首先了解了观课议课的缘起和历史。

我被他的理论深深吸引,也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就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词语的变动,就有很大的学问。听课是从听觉的角度强调我们吸收老师讲课的内容。而观课的“观”字本身既有视觉也有听觉同时还有内心的思考。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说佛教里面有个菩萨叫做观自在菩萨,也叫观世音菩萨。这个观字就有观察之义,也有听觉的意思,比如这位菩萨从观世音的名称解释,她可以闻声救苦这个观就是听的意思。从观自在的角度来解释,这个观字就是观照、反思、提升的意思。通过观照自身来提升自己的修养。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课的观不但可以用于观别人的课,也可以观自己的课。

再从评课到议课这个词语改变来说,也具有深刻的含义。评就是评价,往往给的是一个结论性的语句。但是上课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这个评课者并不客观公正主观臆断的话,会对上课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大大伤害。而议课内涵就更加的广阔,它包括了议论和建议。他不是一个整体的结论,而是局部的、过程性的议论和建议。这样就可以极大地鼓励上课者的积极性,促进上课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改进自己的上课过程和方式。

古人讲,名正言顺。观课议课一词可以是做到了这一点,后面的内容还非常精彩,让我们一起共读共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