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觉知去爱--否则,爱,误解

2016-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悠导

爱需要伴随着觉知,因为爱本身所具有的盲目驱力,会让我们像是无意识一样地行动着。这种爱不但没有办法为我们带来深沉的满足,相反地,常常是我们主要痛苦和烦恼的来源。有时候在极端的状况下,爱甚至会转变成为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爱,而是我们的缺乏觉知。让我们在这里检验一些关于爱的常见误解。

一、人们常常会认为如果他爱某人的话,那么他应该为对方做一些事情,像是解除对方的负担或困扰,好像爱是一种职责或是仁慈。事实上,这其实是对对方个人生活的一种介入,这和爱是完全相反的,因为这并没有敬重到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例子:一个伴侣生病在家休息,而另外一个想要外出跳舞的伴侣觉得有罪恶感。如果他待在家里的话,他会觉得自己受到限制而有所埋怨;如果他外出的话,他又会觉得自己是自私的而有罪恶感。

二、一个人觉得因为他爱对方,所以有权利要求对方做些什么,好像通过表达了“我爱你”,对方因此而对他有所亏欠。这和爱 是完全相反的两回事,因为这剥夺了对方的自由。
例子:一个女人对先生说如果他爱她的话,他就不应该去参与某个商业会议,而应该待在家里来证明他对她的爱。

三、一个人嘴里说着爱,事实上他却试图借此来控制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些男人会通过“我是多么地爱你”这种说法,来说服女人与他做爱。

四、一个人夸大自己对爱的需要,而对自己已经拥有的爱视而不见。
例子:莎士比亚的悲剧英雄奥赛罗,没有看见妻子是多么地爱他。

五、一个人认为爱只能来自于某个特定的人。

例子: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持续在某个已经没有爱的关系里,而不愿意离开对方。

六、一个人否定自己对爱的需要。在这种伪装的底下,通常潜藏着对爱的强烈需要。在这种“反依赖”的表象底下,隐藏着害怕暴露自己需求的恐惧,有时不止是害怕向他人暴露自己的需求,甚至也害怕自己意识到这些需求。
例子:几乎所有崇尚独身主义或花花公子类型的人,都属于这个类型。

七、一个人否定自己爱的能力,而夸大他人所具有的爱的潜能。在这种态度的后面隐藏着想要持续保有关系的强烈欲望,因此否定了自己其实有着独处和满足自己的能力。
例子:一个女人认为如果她失去伴侣的话,她就失去了所有的爱。可是事实是她从别人那里所感受到的爱,远比从先生那里来的爱要多许多。

正如从上述例子里看到的,人们对于爱有着相当多的成见,有时候也过度盲目相信他人所说的话。当我们谈到爱的时候,常常倾向于相信他人所说的话,而不那么信任自己的感受。这一点显示出我们对于爱的迫切渴望,好像爱能够通过“我爱你”三个字而产生。相形之下,当真正的爱出现时,常常没有准备好去接受这种爱。我们拒绝它,认为它不是事实。以上这些都是常常会出现在治疗个案里关于爱的常见误解。

史瓦吉多的《爱与静心》把爱的常见误解描述得如此详细又通俗易懂,让我们很容易看到:自己曾出现过的罪恶感、控制、对爱的强烈渴望、忽略自己爱的能力、对拥有的爱视而不见、觉得自己有权利要求对方为自己做些什么,等等。

爱需要伴随着觉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