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爸讲字源:春字头

2023-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敏是男士
春字头

春字头的字,都与春天有关吗?

把这页看完就知道了。

1)加“水”,成“泰”,泰山( tài shān)

甲骨文的“泰”字,是在表示人形的“大”字下,添加一短竖,表示男子撒尿。

小篆的“泰”字,将“大”下的两点改为“水”字,旁边各增添一只手,表示尿憋之时,双手解开衣裙的意思。

尽管文字造形有所变异,但撒尿的本义却未变更。楷书经隶变之后,将两只手与“大”合并成“𡗗”,写作“泰”,

其实“泰”字的本意就是撒尿而已,撒完尿,整个人都舒服、通透起来。“泰”引申为通畅舒服。

古人期待的“国泰民安”,即国运畅通之义。

否极泰来:不顺旧事走到尽头,此后顺利通畅。

处之泰然:毫不在意的样子。

国运通泰,至大至极之事,泰又引申为“大之极也”。如“泰山”,乃取意最高、极大,“泰山”即最大、最高之山的意思。稳如泰山、重若泰山。

山东地图

泰山不到两千米,古人以为极高,是因为周边山东平原,高下对比极强烈。登泰山可远观东海,有俯视天下之感,历代帝王封禅于泰山。

2)加“夭”,成“奏”,演奏( yǎn zòu)

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都是手持禾麦奉献给神祖,有向神祖拜祭祷告、祈求丰收之意。

楷书,双手与禾演变为“𡗗”,而且演变为夭,“夭”字前几天讲过,曲身而舞为“夭”,在敬神时,巫师会跳专门的舞蹈娱神。

奏的意思,是双手拿着丰收的禾麦,载歌载舞向神祖汇报一年的收获。

奏由歌舞引申为奏乐、演奏。由向神汇报引申为向国王或上级汇报:奏报、先斩后奏。

3)加“卄”,成“奉”,

奉命(fèng mìng)注意与四川话的发音区别。

奉的演变

甲骨文的字形像手捧着禾苗或麦穗奉献给祖先神灵,是为祈求丰收或酬神祭祀。

小篆的字形则把上面改为“丰”,丰表音。下面是三只手,上古以三为众,强调是部族众人向神灵祈求或祭告丰收。

规范化时,保留最下面一只手,丰与上两手合并成“𡗗”:奉。

奉献、奉命、奉公守法、克己奉公、无可奉告。

4)加“臼”,成“舂”,舂米 chōng mǐ

舂的演变

甲骨文上部为两只手,中间竖线表示杵,下部像臼之形,两点代表米。

舂,捣粟米一类的物品。由“廾”(双手)持握着“午”在“臼”上会意。午是“杵”的省略。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舂

5)加“禾”,成“秦”,qín

秦的先祖,是为周王牧马的官员,受封于陕西一带。养马需要禾麦,秦受封的土地适宜种植禾麦,这是用“禾”组字的原因。

盛产的禾麦,要用舂的工艺去除皮壳,再贩运各地,秦地多设舂房。就用“禾、舂”两字合并组字“秦”,合并时省略“臼”。

秦岭、秦腔、秦始皇,秦晋之好(婚姻)、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荆轲刺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