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体会首页投稿阳光课堂小讲堂

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课堂——贾素艳

2018-06-01  本文已影响109人  安定区张虎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的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要有教师的引领

深度学习不是简单的背、记等学习,光靠学生自己学习不是深度学习,学生靠自学是无法完成深度学习的。深度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引领,其实,真正的好教师不是把所有的知识一点不落地讲给学生的教师,而是那些会引领学生学习的教师。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或设置生活情境,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不会的问题,才是教师应该讲得的。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设置的问题挺多的,但是设置的问题要多质量不高,要么课堂节奏过快,根本不给学生留时间去思考,教师等不住,干脆自己就把答案告诉了学生,这种引领根本达不到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深度学习设置的问题质量不仅要高,而且问题不宜过多,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学会等待与循循善诱。

第二、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学就可以了,深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应该是好多学生都无法单独完成的问题。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合作完成,才可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如果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子问题进行引导,最终完成难度较高的问题。总之,深度学习应该是有学生参与的学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第三、学生参与性极强

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即使教师讲得再深刻,也不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参与性极强的学习,这需要教师的问题趣味性较强,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要强。学习是只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学生才会想办法去学习,而不是等教师说答案。教师把知识讲出来,学生不一定听懂,即使听懂了也很容易很快的忘记。但是学生参与的课堂,有一部分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这样的学习应该是学生真的学会了,而且还不易忘记。深度学习发生在有学生参与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的课堂,适当的进行动手实践活动会更有效。

第四、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自己解决了,在教师参与很少的情况下,这本身在学生看来就是一次成功,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喜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教师应该将这种喜悦无限扩大化,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扩大这种喜悦之情的方式,有奖励、鼓励、赞美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浓,让部分学生产生浓烈的求知欲,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肯定就是深度学习。

第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深度学习的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烂熟于心,通过深度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能力都得到提升的学习,才应该是深度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才是深度学习,不是记住所有知识就是深度学习。

让深度学习发生在课堂上,不是提问题那么简单,还需要我们教师做更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