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梨园
村南有一片梨园,被浓密的刺槐苗编成的树篱围着。夏天的时候刺槐树篱枝叶繁茂,密不透风,一条狗都钻不进去。
童年时期,眼中的梨园,是一片神秘园。路过梨园的时候,我总是踮着脚尖向梨园深处望去,因为从来没有到梨园里去过,所以觉得里面是一片神秘的世界。
春天的时候雪白的梨花开满枝头,夏末秋初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繁花硕果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却从来没留意过梨子的成长过程。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那片梨园消失不见了,大概因为树老了,品种也老化,经济效益不佳,梨园主人砍掉了梨树,改种大棚蔬菜了。
今年五一回家,本家堂婶来串门,她家承包了十亩梨园。
堂婶说,如果早些时候来,可以带我去她梨园里赏花!
我非常想去梨园看看,厚着脸皮说:"没有花,去看看绿叶也新鲜!"
新梨园坐落在村东,曾经这里是上百亩的槐树林。十多年前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统一改种新品种高产黄金梨。每年梨花盛开的时候,百亩梨园漂亮极了,好多城里人过来赏花。
初夏,梨花已落,百亩梨园身披翠装,修剪整齐的枝头挂着鹌鹑蛋大小的幼果。我陪着堂婶带领雇佣来的女工在梨园里做疏果工作。
看到被剪落的一地幼果有些心疼。堂婶说:"不剪不行啊,一棵树带不起来这么多果,不狠心剪下来,都长不大,还会把树给累坏了。"
"什么样的梨子要被剪掉,什么样的梨子可以留下呢?"
大体原则是:"公的丑的剪下来,母的漂亮的留下,老枝壮枝上的留下,嫩枝弱枝上的剪下,可以晒到太阳的留下,藏在叶子里面的剪下。"
原来植物的世界里也存在着取舍和优胜劣汰。
堂婶说,打理这十亩梨园很辛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秋后清理梨园,冬天剪枝,开春松土施肥浇水。花芽出来就要喷洒预防虫害的农药。
盛花期,为了提高座果率,还要安排人工授粉。幼果时先疏果,紧接着套袋。
盛夏,涝时排水,旱时浇水。还要定期施肥供给营养,喷洒农药预防虫害。
十亩梨园一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大多数工作需要雇佣短期女工来完成,一天下来需要付给每名工人一百多元工资。
堂婶说这十亩梨园,行情好的时候有毛收入二十多万,但是扣除各种成本费用 ,纯收入到不了十万。
终于熬到初秋,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头,就要安排摘袋工作了。
摘袋后的果子晒几天阳光浴,就可以摘果收获了,摘果工作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依然需要请女工来帮忙整理,捡果,装箱。
品相好的被采购商装箱收购,次品由堂婶拉到集市零售卖掉,零售是一项耗时的工作。
不过收获的季节,是每位果农最喜悦的时刻,金灿灿的梨子换成钞票,累也不说累!
梨园里的每个果子渗透了主人多少心血和汗水!他们像照顾孩子一样与每一个果子形影不离,在丰收的季节,他们迎着朝露与寒凉的晨风,用粗短厚实的双手摘下每一个果子。
那些每天经受风吹日晒的朴实脸庞,让我想到,我们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守在自己的位置上,辛勤经营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花芽
盛开
疏果
疏果
套袋
幼果
套袋
摘袋
成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