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者生存 | 重新认识适者生存,改变我们的处世之道
最近抖音,哔哩哔哩,视频号都被“大学生是否需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这类视频霸占榜首。人们都是站在不同的视角发表各自的言论,有呼吁大学生从打螺丝开始,有批评大学生眼高手低啃老的,也有人热嘲985、211高材生送外卖被的,更多的是大学生群体无奈委屈的眼神……
通过上面这一句句扎心的话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的不容易。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造成理想和现实间的落差是大学生不能面对的难堪!
是哪里出了问题?家长倾尽财力物力,给孩子报补习班,给孩子选好的幼儿园,重点中学,希望孩子考上985、211大学,成为人中龙凤的愿望错了吗?莘莘学子通过高学历来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愿望错了吗?
不,这些初衷都没有错。只是我们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而我们的思维意识还没有迭代。《友者生存》这本书教我们重新认识了“适者生存”的概念。长久以来对适者生存的误读令人们沉迷于对武力、强权、支配的崇拜与追求。本书则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提示了一个全新而迷人的人性理论:是独特而非凡的友善促成了人类的奇迹。跟随作者引人入胜的讲述,你将看到,我们如何应能相互理解、沟通、协作而在物种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因这些的缺失而对同类兵戎相向。在动荡疏离的当下阅读本书,是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并思索我们共同命运走向的一次机会。
引用书籍我们的栖息地已经改变,但我们没有改变。当我们的生活在大型合作群体中时,我们的生产力最高。当我们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即使是那些我么强烈反对的人——交换想法时,我们的创新性最强。当我们的社会结构有利于宽容时,我们的宽容度最大。为了保持健康的民主并表达人类的最佳本性,我们需要设计我们的生活空间,使我们能够相互见面而不感到害怕,表达不同意见而不造成不快,并与那些最不喜欢我们的人交朋友。
就像特级教师于漪说的,教育的本质不是竞争,首先是合作。过去教学生的时候,学习很好的旁边一定坐一个学习困难的,帮助他,合作精神,合作才能共赢啊。我们现在就因一些不应该孩子身上有的无序的竞争,使得孩子很焦虑。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怎么还竞争不过人家?你跟他竞争什么,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就很好,我能够帮助别人就很好。我们教育理念上,价值观取向上有很多不到位的,包括扭曲的理念。因此家长焦虑,孩子焦虑。
顺应当下时代背景,我们为人处世的策略需要重新规划,来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就拿教育来说,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政策在不断变化,大学生进入社会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问自己所追求的体面,是做给别人看还是要发展自己的爱好,来实现自我价值?针对职业人士,就要问自己,在这个圈子里,如何更好的与人合作,更好的接纳不同的意见,让利益最大化?针对父母,是不是也需要改变自己的育儿理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帮助孩子找实现自我价值?
归根接地就是让竞争变得更加文明与和谐!
首先改变观念,“恶斗必两败,合作即双赢”才是生存之道。
其次培养兴趣,让我们心中的热爱来做前进的动力。
再者多些关爱,善待彼此,不发表危险的仇恨言论。记住:“虽然舌头没有骨头,它却可以折断骨头。”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https://tv.sohu.com/v/dXMvMzM4OTE1NDU4LzM5NDk3OTM4Mi5zaHRtbA==.html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Y411B7fP/?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s4y1p7N5/?spm_id_from=auto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