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会,就不要再做个学生
01 不教人找工作的名校,只是个校名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
清华夺魁,北大第二,两所学校,稳居榜首
提到北大,就不由得想起,几个月前的爆文:《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讲述了一个经过校招的艰苦鏖战,最终与某银行总行签订三方,结果入职一个多月就跳槽了的故事。
文章里充满了:“我又很恐惧”、“我不敢想”、“那我又哪来的自信”等丧到极致的表述;以及“我一直都没有做错什么。我已经做到最好了。为什么这样还是会失败?到底还要我怎样?”等矫情到极致的思考。
知乎上有知友评论,她的经历就像是“在青石板上摔了一跤,膝盖破了皮,哭得梨花带雨,但还是勇敢站了起来,现在回想起那个自己,感觉就像战胜了绝症的英雄。”
是的,被高晓松称为镇国重器的北大,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如北京网红煎饼大妈说话硬气。
“我月入三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
说完了北大,再谈谈清华。
《奇葩说》中,清华大学的风云人物梁植被好为人师的晓松教育了:
话里虽然充斥着“何不食肉糜”的精英阶级味道,但是也不无道理,读到博士,连找工作都不会,还怎么胸怀家国天下。为学二十载,怎么谋生的本事都没有
开句玩笑,不教人找工作的名校,只是个校名。
其实,不能够苛责名校,学校能够提供给大家的,只是资源。拿到了资源,获得的是什么,就修行靠个人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教育背景,在思维方式,而有一种害死人的思维方式,就叫做“学生思维”。说到底,永远做个学生,只是个有情怀的讲法。永远做个学生,就会永远受困在“学生思维”中,没有出路。
“学生思维”为什么害人,因为TA阻止了你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
02 “多写点,万一对了呢” | 简历不是简答
春节走了,求职季来了,从简历中,就能看出一个求职,是否还是个“学生”。
有“学生思维”的人,在简历上,通常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把所有自己值得秀一下的,都写上去,这就是一种考场逻辑!
简历,不是考卷里的一道论述题,内容越丰富越好,“答对了加分,答错不扣分”。事实上,在简历上,答错了,真的扣分!
有经验的HR会默认,你在简历上所呈现的每条信息都应该是在抬高自己的身价! 所以,你在所呈现的所有信息,都可能成为你的“罪证”!
当HR看到简历上出现了“最佳进步奖”这种不够吸引眼球的描述时——“嚯!这也好意思写啊!”
TA就会认为,这个求职者,榨干了全部想象力,也只能把自己包装这样儿了!
所以,在简历上,与其写“优秀学生奖学金”,不如写“去澳大利亚和袋鼠打拳击”,毕竟,明白人都知道,“优秀学生奖学金”人手一份,“去澳大利亚和袋鼠打拳击”体现着一个人独特的经历。只有独特,才能脱颖而出。
03 “我要全面发展” | 面试不是考试
偏科,当不了好学生,因为高考算的是总分,只有一门灵,怎么上大学?老师也常夸奖心目中的好学生,“哪门功课都扎实!”
然而,哪门功课都扎实,在公司里,可未必是个加分项。在企业中,根本就不需要全面发展的标兵,只需要能在一个领域独当一面的专家。
所以,在面试中,好学生们得注意,只展现自己一方面的优势就好了,什么都会做,什么都要做,说明你根本不清楚该做什么,进了公司,搞不好只能添乱,搞得团队鸡犬不宁。
学校里的全科状元,如果不摆脱“全面发展”的学生思维,在职场中,就难免成为个没头没脑乱干活的“妄人”。只有老师才会期望学生全面发展,老板,只需要员工发挥最擅长的技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出成绩,就够了!
毕竟,社会,需要的不是全才,而是专才。
04 “不公平啊,我就不干活” | 同事不是同学
遇到事,先问公不公平,不公平就不想干活,这也是“学生思维”的表现。
学校中,有试卷,对错分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讲公平。社会这所大学,没考试,也就没了正确答案,公不公平,谁说得清?
所谓“不公平”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这没符合我的预期”,但是有谁真的觉得生活对自己是公平的呢?大家都不容易,就像咪蒙说的,谁不是一边在努力,一边想放弃?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能力不足的人特别容易高看自己,尤其是在不熟悉的领域,多付出了一些,就觉得这是天大的努力!
所以,觉得“不公平”,是没看清社会,也没看清自己。在职场中,接受“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才是一种成熟!
工作,追求的是效率,而不是公平,过于追求公平,就会消耗时间成本。一句“这不公平,我不干活了”,固然可以引起重视,却会拖慢整个项目的运转,没人在乎是否公平,把事儿干了,最重要。
还是想不开,要向领导投诉“不公平”?恭喜,你离被开除不远了!在领导的角度,“投诉不公平”的员工是非常讨厌的。
-
“难道我看不出你的劳苦功高吗?”
-
“我是那种一碗水端不平的人吗?”
-
“你是不是觉得我故意欺负你啊?”
既然向老板投诉无门,向同事抱怨一下怎么样?虽然没用,但是爽啊。如果同事关系好的话,倒也无可厚非,但是要小心,不要爱上你所抱怨的内容!
“这不公平”偶尔说一次还好,但如果重复地陶醉在耽溺在你所抱怨的事情上面,不利于任何改变的发生。
说到底,与其抱怨“不公平”,还不如想想问题出在哪?让事情向着公平的方向发展。
-
工资太低,就琢磨下如何涨工资
-
责任不明,就想一想怎么分工好
-
实在忍不了,提升自己,去跳槽,也是条路!
“不公平”谁都不想要,但只有懂得思考的强者才有能力拒绝生活中的不公平!
05 “你应该教我啊” | 老板不是老师
学校,是个教育服务机构,老师服务学生,有问题不会,请教老师,那是天经地义。
单位,别指望领导把做事的方法一五一十教给员工。“凭什么,领导毕竟驾轻就熟,教给我怎么做,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啊?”,“你应该帮我”是最要不得的“学生思维”!
前文提过,企业的本质是分工制,每个人只有8小时的工作时间,专人专岗,有特定的责任。不止是“请教领导”,甚至连“麻烦同事”,都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
举个例子,高尔夫选手泰格伍兹还是一个剪草坪的高手,他剪草坪的速度比一般人快多了,但是他是不是就不应该雇人剪草坪了,当然不是!因为,他深精的领域是高尔夫球,只有打高尔夫球,才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领导也是一样,教员工怎么做,也许只用个半小时就搞定,但是,TA雇人做事的目的不就是能够省去那半小时,从而投入到更加重要的决策工作中去吗?
求人帮忙在职场中并不是天然正确的,“请教领导”方便了自己,但是却也浪费了团队的时间。你太方便,就会与人不便,与人不便,最终自己不便!
如果真的手头事情不会做,必须请教别人,求人帮忙了,怎么办?要保障你麻烦别人的“最小作用量”,就是把给别人添的麻烦,要降到最低。
换位思考,面对个求帮忙的人,劈头盖脸问你:“这事儿怎么做啊?”是不是感觉很烦躁,根本不想管?
如果是这么说呢?“打扰了,现在项目推进很顺利,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就只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目前我们的方案是×××,您看怎么样?”你是不是还挺愿意帮助TA一下的?
两种求人帮忙的表述给人感觉有什么不同?很简单,后面的表述让被求帮忙的人感到不太费事,所以愿意帮,这就是“最小作用量”求人帮忙,要把给别人添的麻烦降到最低,别把“帮我一下”变成“替我做了”。
05 “明明应该是这样” |学校不是社会
“明明按照规定要先填表”、
“明明是TA先挑起的事端”、
“明明跟你说过啊!”
“明明”背后的逻辑是,我放弃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而要固守自己的观点死磕到底!常说“明明”的人,也是不愿意深入探讨事情的人。
我们都受过“明明”的伤害。上学时,老师批评你“学校明明要求穿白毛衣,你怎么穿了个白线衣”,你会觉得老师不讲理,“白毛衣”和“白线衣”差很多吗?
在家时,家长抱怨你“这工作明明是你自己找的,怎么又跳槽”,你会感到委屈,跳槽也是我慎重考虑后的选择啊,你怎么不理解呢?
所以,我们都特别讨厌“明明”,因为,每个“明明”后面都跟着个不愿意解决问题的自以为是。“明明”不但限制了自己的思维,还容易挑起对方的怒火!不利于解决任何事。
举个例子,公司要搬家,老板让你去搞定新的办公地点
“小张,最好找个一楼的位置哈!”于是,你费尽千辛万苦,磨破了三寸不烂之舌,和房屋中介大战几个回合,终于找个了一楼的办公地点。
结果,老板说,“唉呀,这个地点在一楼,太潮湿了,不要!”有什么感想,是不是想骂街,“明明是你让我找一楼的啊?”是老板太专横了吗?其实这事儿不怪老板,还是“明明”惹得祸。
在老板让你找一楼时,如果多问一句“您为什么要一楼?”,可能就省去了很多麻烦。“我最近得风湿了,不想爬楼!”你就明白了,老板并不是非得一楼,只是因为风湿病不想爬楼,所以,你大可不必一定死磕在一楼,就找个有电梯的写字楼不就完了,当然,你在找位置的时候,也会规避老板特别讨厌的潮湿环境。
这样,既省力,又满足了老板的诉求,两全其美!听起来,是不是比“明明”有效多了?“明明是这样”,这话没用,因为没人关心事情“明明是怎么样的”。用心动脑不费力,把事情解决,才是真的明白人。
所以,每当你开始说“明明”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又退化成小学生了。
总结一下,“明明”之罪:
-
说“明明”,就意味着开始钻牛角尖,固执己见,激化矛盾
-
说“明明”,就意味着把想当然地对方的表层诉求当成了真实立场,费力不讨好
06 写在最后的话
犯错,不可怕,成熟就是试错,就是跳脱出旧有的“学生思维”,实现进阶。走出了“学生思维”,我们可能依然还是个生活“学生”。
但是,那时,我们卸下心智包袱的同时,就可以穿着生活的铠甲,轻装上阵。
就像刘同在36岁前生日前说的:
第一次成年18岁,
抱着激动,走入社会伴着惶恐。
第二次成年今天36岁,
抱着无知,再进入社会满是期待。
1
END
1
编辑:中科普品牌部
注:文内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行为,
请加作者微信号并告知,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作者:唐大大
理想主义者,终身学习,爱运动,爱思考
中科普 / 学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