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5岁状元答卷真迹:共2000多字零失误,笔迹如印刷一样工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要想看到那种梦幻一般的手写字迹,怕是越来越难了。
赵楷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三个儿子,从小文采过人,又精通琴棋书画,政和八年赵楷偷偷参加了科举考试,竟考中了头名状元,称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家状元。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能从他的字看出来。尤其是在有着博大精深汉字文化的中国,一手好字,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国人对于传统书法文化愈发重视,有的地区甚至已经将书法列为了当地中考科目。可以看出来,大家在逐渐转变观点,认识到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还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技能。
在古代,想要金榜题名,必须要练成一手极为漂亮的书法。明朝有一位25岁状元答卷真迹,其上共有2000多字,一个错别字都没有,笔迹如印刷般工整。古代最低级别的考试被称作童试,是学生在接受一定的教育后,得到老师的认可以及推荐之后方能参加的考试。这个考试的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专门为小孩子准备的考试,有的人就想当然地将其当成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考试。
但事实上,童试的难度与小升初考试类似,只不过是因为这场考试是日后所有考试的基础,所以才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如果将古时的考试制度比喻成一座大山,那么通过童试实际上还在山脚处,很多人都在此聚集,因此单单通过这级别的考试也不会有很大的出息。
如果想要更好的未来,就需要继续努力,准备参加院试。院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岁试,通过岁试者就能够获得“秀才”的称号,如果再通过科试,那就是“更上一层楼”。院试基本同中考差不多,但是考上的难度可比中考要大得多。
登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有多难?考了将近三十年的范进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才通过乡试,获得“举人”的称号。通过会试就能够成为进士,如果能够再顺利通过殿试,那么考试者就有机会去争夺状元、榜眼和探花。即使最终没有荣登三榜,他们也是那一届考试中的佼佼者,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有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就只是一个秀才,因此可想而知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多么困难了。这位名叫赵秉忠的状元,1573年出生在山东青州的一个有名的官宦人家。从小锦衣玉食,不愁吃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为赵秉忠请了私塾的先生辅导功课,赵秉忠本身也是天资聪颖并且勤奋好学的好孩子。
经过十多年的苦学,他从童生开始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状元郎。状元的名号本身就已经十分引人注目,更何况他考取状元时才二十五岁,如此小的年龄就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如此成绩,实在是令人惊叹。按常理而言,如此年轻有为的状元,应当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但是相关的历史记录表明,赵秉忠在迈入仕途不久之后就因为遭到别人的陷害而免除了官职,成为了一介布衣,再之后他的命运如何,已经无从考究了。那么,既然赵秉忠没有在官场上混出什么名堂,为什么他考取状元时的卷子能够流传到民间,还被后人很好地保存下来了呢?
虽然具体的细节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能够有机会一览状元的文笔,这可是代表了封建时代的最高才学。也正是因为后人的细致保存,赵秉忠的试卷完好无损,字迹清晰,有人细细阅览这张答卷,发现整张答卷上有两千多字,不仅一个错字都没有,字距把握地恰到好处,就如同是用现代的印刷机直接印刷上去的一样,文章的内容更是文笔流畅,文采斐然,不愧是能夺的状元的文章。
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不乏像赵秉忠一样年纪轻轻就能够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但是更多的还是如同范进一般,将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和考试上。而今,虽然依旧以读书为重,但是除此以外,社会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只要个人能够抓住机会,勇于尝试,成功的机会还是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