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这本书,孩子们再也不用害怕180分的语文试卷了
最近有个街访视频又火了,主持人问“为什么 现在家长考试只看重分数”,小学生笑眯眯答道“那不是废话吗?他们能看懂题吗?”
虽然是一句童言无忌,但近年来的应试改革,确实让家长们抓不着头脑。2017年高考数学150分,英语100分,而语文科目高达180分。众所周知,英语和数学,能力不足者可以找补习班,但是能拉开孩子们成绩差距的,是语文科目的阅读和写作。无论是绞尽脑汁去填写满格,还是考得自我感觉良好,高考分数都不如人意。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孩子们在阅读理解中不明其意,还是孩子们在写作板块遇到了坎坷,写不下去?语文这个科目,人人都会有不及格的时候。无论是学生需要面对的小考、中考、高考,还是成人要参加的国考、省考,甚至是文人要面对的诗歌、散文、小说创作等,都有它存在的难度。如果能找到这本书——《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就找到了开启文学作品之门的钥匙,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文学教授,孩子们也能当自己的语文老师。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的著作。他的文学课,是美国广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而且教授他本人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畅销书作家。这本书的目录前有一页留白,上面只有一行字:献给我的儿子罗伯特和南森。既然阅读理解与写作对我们和孩子都有难度,那暂且来看看,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是如何帮助孩子们来理解阅读与写作的:
这本书相当于是从经典到流行文学的阅读指南,涵盖了从荷马史诗到哈利·波特、从小说诗歌到戏剧电影的解读,并且会从阅读理解到创作实践的角度进行指导。
一、阅读理解
▲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探险
每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都会出现这样一个问号,那就是关于“意义”的回答。譬如,《西游记》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类似的题目,书中第一章就可以找到解答的窍门: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探险,探险的必备要素有5个:探险者、要去的地方、要去的公开的理由、途中的艰难险阻、要去的真正的理由。那么,孩子们只要围绕这5个要素来对号入座就能找到答案了。《西游记》的探险者就是“唐僧师徒四人”,要去的地方是“西天”,要去的公开的理由是“取经”,途中的艰难险阻是“九九八十一难”,要去的真正的理由是“觉悟成佛”;由此可得,这道题的答案就是:《西游记》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意义是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觉悟成佛,普渡众生。
▲ 在哪儿见过他
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因为“故事都是雷同的”。那么,为什么孩子们对每篇课文都很生疏呢?一方面,是孩子们的阅读量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语文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阅读技巧,就是联系新书与旧书之间的似曾相识之处。当我们阅读的书籍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沉淀之后,就可以在感知层面发现这些故事、诗歌、剧本、小说都有相似之处,甚至主题相似,只是文体或者素材被更改了。
如此一来,孩子们就可以进一步大胆假设,这篇文章,在哪儿见过他?之前理解的课文含义是什么?与这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
不明白?也许是来自莎士比亚。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作家,都会在自己的理解之上,截取莎士比亚的作品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赋予它新的诠释。譬如,当我们看到某一部关于爱情的电视剧时,我们就会想起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时,我们也都会明白,两个人相爱之后,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男女主角会一起努力与现实做斗争,最后演绎出一个感动人的爱情故事。类似这样的套路,莎士比亚早已经告诉我们了。所以当孩子们能够从流行作品中见到经典作品的影子时,自然就能够轻松作答。
还不明白?也许是来自《圣经》。在阅读理解中,解读主人公形象是不可避免的,但孩子们常常会被扣掉一半甚至只给了笔墨分,为什么呢?关键点没找对。托马斯·福斯特教授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的第七章就有帮孩子们列了一个清单,它的作用就是帮助识别书中的某些人物。譬如,《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老人”。他是一个“渔民”,他“和儿童相处愉快”,只有一个小男孩相信他,由此他有一个“信徒”;接着,他“独自一人”出海,在捕鱼的过程中他忍受着各种痛苦,却依然用一些“至理名言”鼓励着自己;最后,他捕鱼成功,尽管大鱼最后只剩下“鱼骨架”,但是当人们看到大鱼的骨架时,都开始相信他了,“他给世界带来了一线希望”。综上所对号入座的双引号,都在本书的清单之中,因此,像“老人”这样与耶稣“同命”的小说人物,我们称之为“基督式人物”或者“救世主形象”。那么,当孩子们再遇到这样解读主人公形象的题目时,也就能轻松作答了。
二、创作实践
▲ 也关风雨也关晴
当孩子们能够通过阅读去理解作者的意图时,他们也会想要在写作中去模仿,在模仿中去表达。
在文学作者的眼里,天气并非仅仅是天气,下雨也并非仅仅是下雨。曾经有一个哭婆婆和笑婆婆的小故事是这样写的:有一位老和尚看见一个伤心的老太太,就问她为什么哭。老太太告诉老和尚,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鞋,看到太阳就想起大女儿的伞会卖不出去,看到下雨又想起小女儿的鞋子会不好卖,所以不管是出太阳还是下大雨,她都会伤心落泪。当孩子们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手法之后,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去渲染气氛,比如“下雨了,老天爷在哭泣,我的心情也不好了“。
书中还提到,除了天气,四季的设定也是有原因的。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说,春夏秋冬的含义是一样的:春天与童年、青春有关;夏天代表成年、浪漫、激情和满足;秋天代表机体衰竭、虚弱、中年、倦态,也代表丰收;冬天代表老年、幽怨和死亡。所以,当孩子们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再看到有关于春天的话题作文时,他们就知道可以写哪个方向的故事了。
▲ 伟大的“烙印”
孩子们在话题写作时,经常会遇到要写一个人物。他们常常都会用很多美好或者丑陋的形容词来写这个人,比如“我的邻居是个瞎子”,或者“我的妈妈有一颗美人痣”,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如何利用这些“烙印”来加强人物的性格特征,甚至他们不知道这就是主人公的“烙印”。
托马斯·福斯特教授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的第十四章就有指出,很多时候,作者会利用体貌特征让我们看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书中要传递的某些含义。譬如,作者为什么要让哈利·波特有一块伤疤呢?那是因为伏地魔杀了他的父母,也想杀了他,他的伤疤不只是为了让他变得与众不同,还为了让读者了解他所经历的一切。
再比如说,书中一旦出现盲人,就意味着要发生很多事情。他有可能只是眼睛失明,但是他的本性善良,爱帮助人,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失明与视力、黑暗与光明的象征意义了。所以,当孩子要写这个失去视力的邻居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观察、回忆这个邻居平时是如何与他相处的,他的优点是什么,那么他的性格特征也就跃然纸上了。
很多时候,孩子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思考阅读或者写作过程中的任务。他们需要寻找探险的真正意义,需要关注天气和季节,需要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人物等等,这一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我们大家的灵感来源于那个故事,创作也是为了回应那个故事,但那个故事是什么呢?它并不是特指的一件事,而是关于天下事,关于我们本身的故事,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故事。所以,我们会在阅读文学书籍时,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我们会因为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会因为主人公的快乐而快乐,还会向主人公学习,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那种人物。
语文,它是一门考验基本功的学科。它需要孩子们从小就要开始培养语感,积累阅读量和训练写作能力;而阅读理解与写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当孩子们掌握了阅读方法,自然也会在积累中摸索出写作的门道。《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就是一本专为青少年及文学爱好者打造的文学阅读指南。书中还有很多大招,这篇文章写不下了,但在读它的过程中,总是会让我们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收获了太多的“原来如此啊”!所以,找到这本书,就找到了探索文学之路的捷径,一个人就可以出发了。
(本文作者为朝闻道社群写作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