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度社交》3

2020-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十分不老实

第三章 作者提出要掌握沟通技巧,挖掘社交深度。提出四个维度,一是投入更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心,二是引导对方说话,将话题更加深入下去,三是掌握拓展更多的技巧,四是社交风格要结合他人的生活经验,五是帮他人了解自己,六是幽默是最高效的社交模式,七是化繁为简,简单本身就是一种说服力。我想起尹树刚老师,他是一名培训师,可以在华师经纪上搜索到他的简历。他为人质朴和豁达,经历过绝望和磨难,最终活成自己现在想要的模样。他善于倾听,因为他个人的经历和魅力,培训行业的的原因,有不少的学生很崇拜他,且希望成为他的弟子。他善于使用“冲突、情景、问题、答案”来引导他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SCQA模式熟练的运用在思考和表达上,在沟通中,引导上。在沟通中投入更多的情感,提升情感释放的方式和技巧,感情释放的技巧就要求能够对情绪进行管理,进行情绪管理就是保持正向的情绪能量,避免消极情绪的正面冲突,比如避免导致坏情绪的踢猫效应。引导谈话主要是关注两点,对方关注的有兴趣的事情以及采用提问题的方式,提问题可以采用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方式,不断深入。深入话题的方式,比如为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做?和谁一起?在哪里做?做到何种程度?目前怎么样等?我觉得如果谈话的方式我们都可以这样采用逐步深入而且具体的方式,加上倾听,很多话题可以深入,有时候对方并不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建议,只要倾听而已。但是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对于交谈存在目的性的时候,这种情况就要做好引导了,有意识的引导,比如面试。

第四章作者提示要从形式到内容,注重对价值的挖掘。不能只限于沟通的技巧,更应该考虑沟通的价值。这点很赞同,无论使用什么技巧,沟通的目的在于交流信息,讨论内容。对于无效的信息我们要学会自动屏蔽,其实我们日常生活就已经在不自觉的拼比无效的信息,一天里面我们能够回忆的内容寥寥无几,甚至没有,对话的内容有多少能够记得?但是对于重要的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是记得的。在交流中我们要找一个有价值的且值得深入挖掘的话题来聊,其实我们日常交流中我们并未意识到我们在说什么?或者应该说什么?也没有意识自己的言语会产生什么影响。在社交交流中要给予他人思考的空间,提升话题的粘性。其实这一点就是引起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对方希望听到些什么,对方对什么内容有持续的期待。不断的深入令话题不断深入,大脑不断获得足够的愉悦感。如果不清楚对方希望的话题,可以借助热点话题的热度进行交流。在营销中就是借助热点进行商业传播。这次疫情就有一公众号因为揭示武汉病毒实验室的主任履历而增加了4万的粉丝。当然热点也有具有时效性,因此讨论过去的热点,会显得不够吸引人。社交内容其实大部分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的寒暄,平淡的话题。如果能够做出一些有创意的社交内容就会吸引下一步沟通。比如采访,被采访的对象已经被千篇一律的问题采访过了,突然采访其他不尖锐的问题,他有兴趣的话题,这个沟通就会持续。这次疫情,湖北省领导倒是惊诧众人,照着稿子念,不顾记者的提问。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在讲述的时候,如果是干巴巴的话题,称述,就无法吸引人。比如演讲,总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再运用冲突、情景、答案、问题的结构,让人身临其境。所以故事是最好的沟通内容。《故事思维》中列举了6种每个人都要掌握的故事:关于我是谁的故事、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的故事、愿景的故事、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教学故事、行动价值的故事。在与听众沟通的过程中,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他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你是谁?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如果你不花时间给出积极的答复,他们会根据已知的信息和你的穿着举止甚至是你用的笔来做出判断,编造自己的答案(通常是是负面的)。因此你要通过回答“你是谁”,来获取听众的信任。在此之前你要了解对方是什么人,他们能从与你的合作中获取什么,要把说服他人的企图与回答“你是谁”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以此成为你传达信息的突破口。有了这个突破口,你才能继续讲述你能给听众带来什么好处——“愿景”的故事,你才能打消听众的质疑和担忧——“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