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论“言论自由”权

2016-06-25  本文已影响32人  孙小拽

文章标题我写到了论什么玩意,现在想起来依稀记得高中写作文时被语文老师训斥,理由如下:你还是个高中生,怎么用“论”这个词呢,太宽泛,太做作。其实说白了,语文老师觉得以我当时的写作水平是不配写“论”这个字的。

言论自由权在好多国家都有法律的保护。当然中国也不例外,美国更是如此。但我觉得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中国要好,在媒体上我经常看到美国公民聚在一起,举着牌子反对某些组织或政府,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中国我看到的却很少。大多是个人的单打独斗,你要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当火焰高起来的时候又会被某些不明势利所压制。

这可能跟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关,但我觉得有些话还是要讲出来的,要让大众的话语权被政府所知道。有些人喜欢放响屁,也有人喜欢放闷声屁。虽然响屁放出来以后,会引人耳目,但它不臭啊,响屁不臭啊。但闷声屁就不一样了,大家虽然不知道是谁放的,但是很臭。臭屁不响啊。至于你想怎么交代自己的话语权,就见仁见智了!

敢说真话是中国如今所欠缺的,大家一般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着一些阿谀奉承的客套话,这些话说多了,会让人恶心。就像你吃多了油腻的东西就会产生厌恶之心。就我自己而言,每次我说过违心的话后都会默默谴责自己,觉得自己草随风倒,人云亦云,十分没有个性,这让人感到悲伤。

话语权在某种场合或语境下会被剥夺,会被压制。就像语文老师说我不能“论”什么一样,在那种场合下,我哪敢反驳,老师比你资历深 文化高,她说啥,你敢反驳就是目无尊长,出言不逊。

还有高三我的班主任,对同学的压制就像五指山。我们班同学就像猴子一样老实地压在原地不敢动弹,也不能动弹。但这样也好,避免了我们逃窜出去祸害苍生。在高三那年,我经常迟到,于是就引来了班主任的侧目而视。那时候一周平均被叫进办公室5次都不夸张,我十分不理解老师为何如此有耐心,但我挺佩服我的不屈不挠的。大早上,老师对我说“你怎么每次早上都迟到,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快高考了,你长点心吧”由于我睡的死,闹钟也不好使,而且有睡眠拖延症。但我不能这么说,显得我油嘴滑舌。我说“太困了,为了早上有精神读书,就多睡了会”老师听后也没再说什么,一直唉声叹气,我也打了个哈欠。

到中午我又迟到了,因为这几天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少,导致白天睡得多。这叫因果报应。老师找到我说“早上你不迟到了,怎么中午又迟到了,你想怎样”我没再说啥,觉得你敢反驳,就是自寻死路。老师训学生,寻求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屈服,改过。如果你敢反抗,压迫会更深。这件事过后我觉得班主任是最执着的人,他可以与你不折不挠,并且乐此不疲。我也不是那种容易屈服的人,这样显得自己好没个性。就这样我与班主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老师找到我谈话时,我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去说出来,主要是不敢,其次是懒。那某种关系或场合下我们的话语显得是无力和挣扎的。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认识,老师与学生是不共戴天的,可能以为我小时候怕老师的原因,觉得这种师生关系就要紧张才行,一旦松弛,我怕控制不住自己与老师称兄道弟,喝酒划拳。这种情况很是吓人。所以距离感很是重要,不仅产生美,而且很安全。

说错话,还可以改正,但不敢说真话说明你有病。言论自由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智慧与魄力。中国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当然坐着也可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