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毁于万历”是真的吗?
最近闲来无事,去逛了逛中学对面那家星光书店,一眼被这本大名鼎鼎的书籍的精装封面吸引了,简单、古典的红色封面,历史河流的一小段,万历十五年。
这是我正儿八经读的第一本中国历史,写的太精彩了。有人批判这本书没有学术价值,有许多历史错误。我是不在意这些的,历史,本身就有不真实的色彩。
黄仁宇于1981年出版此书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它会因为一部反腐电视剧而成为畅销书。2017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对它评价非常之高。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万历十五年又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这一年在历史上实在是平淡无奇,全年并无大事可说,但正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未来掀起波澜。
历史上总有“明朝毁于万历”一说,万历皇帝9岁登基,在位48年,其中整整30年不上早朝,崇尚“无为而治”,是明朝最怠惰的皇帝。这固然都是事实,那么责任果真就全系他一人吗?
显然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
明太祖朱元璋建朝之初,写下圣谕六训: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这些愿望看似简单、美好,其实质却是以道德为精神支柱,期待人人以道德约束自己,规劝他人。
到了万历年间,全国大小官员有约一万八千人,在京官员约两千人,以文官集团管理数亿农民,如果要在朝廷上商议所有的事情,自然办不到。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抓住了礼仪这个要点,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
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能怠于礼仪。
1573年,隆庆去世,9岁的皇太子,穿着丧服接见臣僚。按照传统的劝进仪式,全部官员以最恳切的辞藻请求皇太子即皇帝位,头两次的请求都被皇太子所拒绝。因为父皇刚刚驾崩,自己的哀痛无法节制,哪有心情去想到个人名位。到第三次,他才以群臣所说,应当以社稷为重做出理由,勉如所请。这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有条不紊,有如经过预习。
万历登基以后,在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辅佐下,每日早朝、批阅奏折。除此之外,还要祭天地、祀祖庙、庆元旦、赏端阳;接见使臣、检阅军队、颁发战旗、接受“战俘”;颁布下一年的年历、参加“亲耕”,诸如此类。值得一提的是皇帝在隆重典礼上要使用的皇冠——冕,其前后两端各缀珍珠12串,这玩意前后晃动,弄得他极不舒服,其目的就在于提醒他必须有端庄的仪态。
当然,年幼的皇帝并不完全懂得自己批阅的奏折是什么意思,只是将内阁批复的票拟照抄一遍,俨然一具傀儡。随着万历逐渐长大,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制度的产物,那高高的权威并不在自己,而在于这个位子。
1582年3月,万历一日娶九嫔,在这九嫔之中,万历对郑氏一往情深,甚至终身不渝。这不是因为皇帝贪恋女色,实在是郑氏看透了他虽贵为天子,但却既柔又弱,她不但和万历有相同的读书兴趣,还给与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同年,张居正溘然长逝,被加封“太师”。
张居正在位期间,培植不少自己的势力,对他看不惯的人则毫不留情。现在他死了,朝廷上分为了“拥张派”和“反张派”。那么如何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君主,就成了万历新的追求。第一件事就是摆脱张居正的影响。
皇帝大实新政,他颁布诏令,称原先丈量土地弊端严重,要重新丈量,而此事正是张居正负责的。诏令一发,原先按张居正的方式行事的官员一律被贬,在一系列的调查之后,“反张派”就以结党营私、居心叵测等罪由弹劾张居正。随后的清算运动一直持续到1984年,万历感到愤怒又迷茫,他的老师教导他节俭为民,自己却满屋子珠宝、美人,而他,堂堂皇帝竟然连赏赐宫女的钱都没有。
张居正被褫夺一切殊荣,家产全部抄没,家人送到烟瘴之地充军。从前与张居正关系密切的官员,或被处死,或被流放。至此,皇帝以为自己掌握了实际的大权。事实却并非如此。
除草创时期的洪武、永乐之外,明朝整体重文轻武,这种趋势在万历年间尤为明显。这个帝国的宗旨只在于维持“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
文官有口头上公认的理想,也有不可告人的私欲。当时的官俸确实低微,一旦有犯下过错被罚俸禄,生存都成问题,因此阴谋的存在也有其合理之处,当时的整个社会都把做官视作一种发财机会。官员之中固然有一心为民的,然而为名利、财富的却更多。
为数两千的文官集团并不是同心协力,他们之间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他们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同乡之谊、同年之谊、姻亲之谊,各种派系错综复杂。一项政策能否实施,能否成功,全要看与所有文官成员是否相安。
张居正案件一经结束,文官们立刻把攻击的目标转向了自己,他们批评皇帝奢侈懒惰,只顾享乐。天不下雨是他德行不好,下雨太多也是他德行不好。他们要把他强迫纳入他们所认为的“正途”,而不让他自由发展,他只是官员和老百姓心中的道德高标。
到了1586年,郑氏生下皇三子常洵,被封为贵妃。这一事件拉开了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按理来说,皇后无子,恭氏身为皇长子之母,理应位列贵妃之位。现在贵妃给了三皇子之母,岂不是意味着皇帝要立三皇子为储君吗。大臣纷纷反对,然而万历偏偏不听他们的还是坚持册封。
他想立他的爱妃之子常洵为太子,然而百官并不赞同,认为不应无故“废长立幼”。万历渐渐发现他想做的事统统做不到,于是他想励精图治的念头就一天天减退。随之而来的就是臣下越来越严厉的指责,这种“上下否鬲”就越发严重。
1587年,万历主持殿试,试题内容是“无为而治”,他对生活的厌倦已经超越内心世界,而要付诸行动了。在后来的十来年中,万历在各方面都拖延懈怠,消极罢工,其中最关键的是就是“坚持不立储”,这是件大事,储君乃国之根本,不立储,那文臣们就无法和太子交流,这对他们安稳生活的最大威胁。这一事件一直要到1601年,才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告终。
1587年还有一件小事不得不说,辽东巡抚注意到一个建州酋长正在开疆拓土,他察觉到将要养虎为患,这事报到朝廷上,文官们却认为那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不足以撼动帝国。于是这位酋长得以为所欲为,若干年后,我们才得知这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这一年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相继去世。从这一年开始,万历以各种理由拒绝早朝,开始长达三十年未上朝记录。万历的消极罢工还体现在人事上,他认为官员们争来争去,无非是想要争夺更高的职位,更稳定的社会关系,于是,官位空缺了他不补,官员用辞职威胁他也不批,就这样耗着。
这一系列的小事,都蕴含着明朝走向末路的危机。
黄仁宇先生是用刀子将明史末期切出了一个面,这个面就是万历十五年,通过分析这个面,了解大明朝的整个历史。他认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军事,更不能代替法律。治国的信念基础就是错的,那亡国也是必然了。
大部分讲历史的书都是讲大事,但这本《万历十五年》则处处在讲人心,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这些历史上威名赫赫的人,即使行事作风有所不当,但他们没有一个是尸位素餐,却都不得善果。
历史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呢?管理一个国家并不容易,身居高位者有诸多无奈,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好坏。
万历是个坏皇帝吗?他怠惰,不负责任,叛逆,但社会也没有给他励精图治的权利,他的一生固然丰衣足食,免受饥寒之苦,然而他的精神始终备受折磨。
张居正是个好官吗?他有诸多政绩,但他也确实居高自重,广收贿赂。申时行是个懦弱的和事佬吗?他一心也是希望以诚意修复皇帝与大臣的信任啊,看到前任的悲惨结局,不愿得罪众人又算是什么错呢。
那么,是文官集团导致明朝灭亡吗?他们也曾有壮志报国的心意,奈何在这个官场,生存并不容易,干实事的人受到种种阻拦,没有固定的政策保护,国家只求牺牲少数人维持制度稳定,这又是哪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