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看到固定型思维模式对亲子关系影响的案例,给了我一些启发。
与母亲关系不太融洽,也是曾经困扰作者的一个问题。
在不融洽的关系中,我们倾向于认为是对方的错。
作者也认为自己的母亲不爱她,因此作者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责备她母亲,并且为此很难过。
但是后来,️转折在于她不再满足于自我保护,而是希望她母亲拥有充满爱的关系。
而且,她意识到,在这段关系里,她至少拥有一半的掌控权。她可以成为爱她妈妈的女儿,不管她的母亲怎样表现,她都做得比以前更好。
结果,她成长了很多,也学会如何减轻痛苦,并且勇于向前,去改善她们的母女关系。三年后她的母亲对她说:“如果以前有人和我说我不爱我的孩子,那我一定觉得那是对我的侮辱。但我现在意识到那是事实。也许是因为我的父母不爱我们,也许是我太关注自己,也许是我不懂得爱是什么。但现在我终于懂得了什么是爱。”
从那以后,作者跟她的母亲关系越来越密切。
✍我有点豁然开朗。一直困扰我的母女关系问题,似乎有了突破的方向和指引。
作者把“对母亲”的期待,转向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一半的掌控权在于自己,而不管母亲怎样表现,关注点变了,痛苦也减少了,但是结果却越来越好。
这也符合我们很难改变他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相较于要求或者强迫他人做出改变,更容易的是改变自己的道理。
✍我的经验:
我自己也一直对妈妈不满,认为她不理解我不支持我,对我太苛责,不心疼我而陷入痛苦情绪中。
经常为两个人的相处不融洽而很受挫。现在看来,我也处于“向外求”的状态,期待妈妈能够改变,按照我的意愿去想和做,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我的行动:
要改变,就要转向“内求”,我自己做出改变。不管我妈怎样表现,我做好自己。我要给她更多理解和关心。
而且,我一直以为的我妈不疼爱我,可能就像作者母亲所说的,也许是因为她自己缺失了爱,想得到更多爱所以更关注自我而显得自私,也因为缺乏,所以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爱,也就无从给予。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天用行动表示对妈妈的关爱。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倾向于批评和指责他人,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经常沉溺于痛苦中。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放弃责备他人,转向未来,继续前行。
✨在一段关系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让人摆脱责备,转向理解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它,修复关系。
其实也是那个道理,遇到问题要解决,而不是陷入对错之争,指责权力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