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你还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读书?
首先在这里感谢鼹鼠的土豆。
因为之前的文章《还在羡慕学霸高效率的学习?方格笔记本记笔记分分钟碾压学霸》的缘故,我有幸能与鼹鼠的土豆约书评,也因此免费读到了斋藤孝先生所著的《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这本书,进而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提起过:这是一个追求高效率的时代,效率不高意味着能力低下。对于读书,亦是如此。现如今,明白读书重要性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够安心阅读的人却寥寥无几。很多成就斐然的大师推荐了值得一读的书籍,点赞的人数很多,真正会去读的人很少,能把一本书读到最后的更是屈指可数。
今天的这篇文章,便是交给你该如何有效的读书,不仅让你在打开一本书后不会出现“看到了第五十页就没有兴趣了”这样的情况,还会帮助你高效的汲取书籍里的精华。
01 自问自思
要知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拥有再优秀的头脑,没有问题也是无济于事的。
对于读书,也是如此。当你带着疑问开始读书时,你的注意力相比单纯的读书更容易集中,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也更迅速。当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你会花费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做更加深了你对文章的理解。只要养成了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就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从而更容易吸收书里的内容,汲取精华内容。
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当遇到“作者的提问”时,不妨标注出来,然后解答,进而思索“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提问”。这样做,已经不是“自问自答”,而是“自问自思”。
02 一天一本——最简单的读书方法
①学会跳读
虽然说读书还是以精读为最好,但是有些书籍里不乏艰涩难懂的片段,特别是那些价值很高的书籍。当遇到难理解的片段时,跳读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应注意,这里的跳读不是走马观花的随意跳读。
事实上,即使是大贤人的作品,比如黑格尔的某些作品,也会存在思维混乱的现象,这让原本就难理解的书籍更加的晦涩难懂。即使理解不了,也并非读者的责任。
所以,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部分,不要钻牛角尖,可以跳过去,先读能够理解的部分。这样就像是做英语阅读题目,就算是不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在整句话里,也猜出个大概了。
跳读虽然在一些大家的眼里非常不妥当。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之辈来说,通过精读很多本厚达三四百页的书来提高眼界,太难了。所以,相比因为内心抵触繁重的读书任务而拒绝读书,跳读能让我们对书保持热情,保持与书的联系。当我们读完一本厚重的古典书籍时,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提高了读书的热情。更何况,跳读还能培养我们的类推能力。
②快速阅读
长篇小说最适合快速阅读。我知道在阅读长篇小说时,很多人都无法坚持到书的高潮部分,通常读个几页就没了热情。
这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读书技巧,就是只读对话部分。哪怕是再不容易读懂的书,对话部分所使用的语言通常比较简单,但简单不意味着不优秀。因此,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而且阅读速度也会提上3-5倍。
在开始快速阅读的方法时,不妨以每小时100页的速度为目标。假设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时间,使用快读阅读法,两三天就可以读完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快速阅读”不是所谓的“速读”。“快速阅读”时,在某些重要的地方还是需要停下细细品味的。总之,需要优先确保内容的解读,“快速阅读”才不会错失重要的内容。
③有意设定读书时间
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你用来干什么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会刷微博,刷朋友圈,或者刷简书。其实,相比于混迹于社交网路,还不如把睡前的一小时有意的设定为读书的时间。
你可以把晚上十点半到睡前的时间设为读书时间,十点半关闭无线网络,开始读书。现在很多人,比如我,通常在凌晨一两点还没有睡意,所以这样至少能确保两三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想想看,这两三个小时,你和别人聊天会得到什么,读书又会得到什么。
④把握零碎时间
我想这个就不必特地说。我依然记得高考复习时特地买的可以随身携带的小资料本。上面就写着:排队时拿出来读一读、走路时拿出来读一读、乘车时拿出来读一读。这里,也是这样的。
读书也不一定非要是在书桌前,你可以在泡澡的一个小时里读书,还可以在咖啡馆里小憩的时候拿出来书读一读。无论如何,关键在于,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读书的习惯。
03 转换阅读
①y=f(x)
不只是数学界,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读。就像是读书,y是创意,x是素材。根据函数f,将对应现象代入x,就可以得出y。
世界上的伟人、贤人和作家,或许都有各自的f。阅读他们的作品时,要学会理解他们的f,也就是与这些人共享视角。这样一来,对他们的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再读他们的其他书籍时,也会更容易读懂。
②确立自己的f
通过大量的阅读,还能确立自己的f。正统的模式是“融入经验的阅读”,也就是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这种感觉与其说是获得书中的内容,不如说是将其融入自己的身份。
大家在读书时不妨效仿这种方法。若能花些心思,将有共鸣的语句或忍俊不禁的部分,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就能使书变成独属于你的“范本”。养成这种习惯,会让读书变得更有趣。
04 两种态度
在读书时,你要同时持有两种态度——“尊敬阅读”和“吐槽阅读”
“尊敬阅读”人人都会。我们在某人的书中获得了知识和信息,并在其著作中深刻体味到了其思想和品格,从而产生尊敬之感。
而“吐槽阅读”时与“尊敬阅读”正相反,这种方法是以吐槽为前提的,对书中的信息唱反调,例如“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这不可能”,这就是“吐槽阅读”。这种阅读,并非毫不掩饰的袒露敌意或者表示憎恶。这就像是相声的捧哏和逗哏,爱它的同时加以追问。此时需要具备向脑中注入异物感般的违和感,不放过任何一个包袱的紧张感以及决定如何发言的瞬发力。我们的情绪需要时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感情用事的状态下阅读,大脑除了记住书中的内容,还会记住当时的情绪,有助于巩固记忆,吸收率也会随之提高。
05 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
①向别人介绍书籍内容
对于输出,“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标准之一。理解了内容才有输出。针对一本书,你可以做到像大学讲义一样解说,就证明你对这本书的吸收度非常高。
当然,像大学讲义那样讲解个半钟头毕竟是很难实现的。若将标准再定的宽松一些,如果你能将书的内容用简洁的话语向别人说清楚,也说明了你对书籍的吸收度是足够的。如果身边没有合适的人,用编辑器写下来譬如书评一类的东西,就像我现在所做的事情,也是在输出,同样能衡量你的吸收理解程度。
②“转换角度+引用”
想让“输出阅读”变得更有效,需要满足两个要点。第一,讲述时不要采取作品梗概或者内容介绍一类的内容,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比如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哪部分印象深刻。使用这样的输出,有助于强化记忆。第二、在说明时尽量引用书的部分内容。使用这一点,读后的记忆和印象更容易被唤醒。
③与他人讨论
可以约上喜欢读书的几个伙伴,共同读一本书,然后进行讨论,不断讲解内容。
这样做有不少的好处。首先是读书的动力,既然对方也读,那我当然也不好意思随意读一读就打发了,又因为这种场合对发言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允许大胆的阐释和发言。这种紧张感可以增强进取心和集中力。其次,若是别人推荐的书,是烂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这又是个拓展视野的好机会。另外,这样能加深对一本书的理解。我们在别人的发言中能看到理解这本书的更多可能性,还能激发探索欲和求知欲。
06 光用眼睛不叫读书
①重新审视朗读的好处
朗读的目的是让语言深入身体。通过朗读,你的语言运用能力会提高,还能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②有声读物
我非常喜欢在睡前听电台,有时候是感情故事有时候是美文佳作。听电台能让我精神集中在DJ所读的一字一句上,细细品味每句话带给我的情感和思考。这让我不用眼睛就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又很好训练了我的注意力。
如果你读不下去书,就让专业的DJ为你读书,不用费眼睛就可以徜徉在书的海洋。
③为儿童读书
如果你已经成为一个幼小生命的父母,希望你能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经常的为他\\她读书。
为儿童读书不仅仅能够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能逐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眼界和未来,还能培养出他们丰富的情感。相必每个成年人都清楚,情感在日后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如常人般拥有喜怒哀乐等情感,无论对于冷静分析自我还是理解他人,都是必不可少。
再忙碌,也在孩子睡前为他们读读书吧。
本文的思维导图上图,是我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思维导读训练自己平时的阅读,增强阅读力,拓展阅读面,做到有效的阅读。
我是梁凉,你也可以喊我梁美丽
90后的读书女郎和干货爱好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你感兴趣的所有干货。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