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牛逼症”的反义词:社交恐惧症

2021-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MMUmedic

文:赵新薇

编:金兆丰

最近,社交牛逼症在网络上的热度居高不下。“社交牛逼症”,指在生活中社交方面毫不胆怯的人,他们无论是和何人交谈都能做到游刃有余,他们不怕尴尬,并认为“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就好像乔家的儿女中的乔四美,乔四美敢爱敢恨以及随时都能与人打成一片的性格特点使得其成为了社交牛逼症的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最能理解“社交牛逼症”是什么表现的人恰恰是“社交恐惧症”群体。社交恐惧症,随着网络对这一词的娱乐化解释,我们总是会听到许多人说自己是“社恐”个体,像前段时间《我的巴比伦恋人》中陈美如崩溃时说出的一段话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但是这种对于人际关系的“恐惧”或者说是“紧张”并不能真正的认为是“社交恐惧症”,适当的紧张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不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的,真正的“社交恐惧症”群体所面对的生活情景并不像网络上所说的那样轻松。

01

定义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为恐惧症的一种亚型,在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如下:

(1)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

(2)恐惧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

(3)常伴有自我评价较低与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社交恐惧症的发病率仅低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症。同时,其亦会与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疾病共病。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身心正在经历着极大的痛苦,其具体表现为:由于担心受到别人的嘲笑,对自己的社交行为进行负性评价,并在相应的社交场合持续地存在紧张或恐惧情绪,如有意或无意地注视,更加地紧张不安,从而严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02

成因

01

生理因素

Stein认为社交恐惧症是以应用大脑奖赏通路来评价社交依恋的危险和利益系统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同时社交恐惧症患者在5-HT功能、多巴胺能神经元等生理方面均表现出与正常群体的差异。

0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社交恐惧症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因素父母采用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可能性。过度保护孩子会使得孩子感知到父母过强的危机意识,从而缺乏安全感、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不能积极主动地与外界接触以培养社交技能。然而冷漠地对待孩子及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失亦会使得子女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从而增加社交恐惧症的可能性。

03

个体因素

社交恐惧症的发病亦与个人因素相关,如个人的一些不愉快的经验。个体曾遭受过的羞辱性、虐待性的经历,较低的自尊水平,不安全的人际依恋风格等均会增加个体的社交恐惧症的发病率。就像网剧《我的巴比伦恋人》陈美如一样。

03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一般精神科大夫多会采用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注:在选择药物治疗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2)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多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森田疗法及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方法这些疗法均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临床研究中均有显著疗效。

(3)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早期对于社交恐惧症医者多采用药物治疗,然而目前多采用心理咨询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

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像是人群中的一座孤岛,他们渴望与人接触却又敏感非常,囿于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牢笼之中。他们渴望被他人积极关注,同时过度的恐惧和焦虑也使得他们回避着可能的他人的拒绝、嘲笑和贬低从而体现出更多的僵硬、防御和戒备。故而在对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交往时,我们也应给予他们更多积极、正面的反馈,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

而基于个人方面。社交恐惧症患者也应接纳自己,专注当下,不要在去设想自己会出丑、会被他人嘲笑排斥的情景,努力的迈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逐步脱敏,以更好的拥抱自己,拥抱他人。

END

作者简介PROFILE

赵新薇

助理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潍坊医学院应用心理在读硕士

大学期间有两年青少年团体辅导经验

心理学科班出身,接受长时间的心理学相关学习培训。

实习经历: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有相关电话咨询经历。

擅长领域:情绪问题、人际交往及个人成长

自我评价:在这里,我将给予您深深的理解及接纳,帮您扫除忧愁,伴您自我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