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关汉卿

2023-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更欣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素材取自汉代的传说“东海孝妇”,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也是悲剧杂剧中的经典。

基本剧情耳熟能详,最常听到的话就是:我比窦娥还冤啊!窦娥死前对天呼喊,倘若自己是被冤枉的便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血溅白练。全剧情感轰炸的高潮部分,对窦娥、监斩官和刽子手都有个体称呼,是元杂剧特有的形式。窦娥的人物形象,围绕以情感人、以孝动人、以悲砺人三个方面展开,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BE美学。

情感轰炸塑造的善恶冲突上:

个人和个人的冲突:窦娥和张驴儿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了强烈的反差。窦娥一方面是严守传统礼教的女性形象,丈夫死后也绝不改嫁,依孝顺婆婆。另一方面是极端孝顺的后辈形象。即使自己身死,也不愿意婆婆受苦。张驴儿一方面是违反传统道德逻辑的混蛋形象,强行让寡妇改嫁。另一方面毫无孝道的混蛋后辈形象。无视父亲的生死,带有极端的爱恨主义者,得不到窦娥的青睐,即使让自己的父亲意外死去也在所不惜,只要将能陷害窦娥,得不到就毁灭。两人在善恶上形成的强烈对比,带来强烈的伦理感动。

如果没有后续的混蛋举动,张驴儿一方面同父亲一起在赛卢医手中救下了窦娥的婆婆,另一方面打算娶窦娥,根本不在乎有没有结过婚,放在现在,高低能被说上一句突破封建礼教的追爱勇士。

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窦娥个体和官府的群体的对比。所有的官员都带上卧龙凤雏的潜质。窦天章依靠窦娥的鬼魂才发现案件的离谱,县官对命案草率地判决,都渲染了无道德,无伦理,无天理的时代意识。行政权力失去监督就容易产生腐败,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换个角度想,在当时竟然能让关汉卿肆意嘲讽官场,整体创作环境还是非常宽松。

正义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但是缺席的正义还是正义吗?大概只能叫补偿。尤其是很多补偿对受害者本人毫无意义。当面对生活无能为力时,只能把希望寄托于鬼神。既是底层人民面对生活压迫的无奈,也是通过对上天的祈愿,最后期望人世间公平。举头三尺有神明,以神明的力量警戒人世的公平,算不算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谌中和在分析夏商时代的社会现象时,提及商朝时对鬼神的敬畏。以鬼神之力守护世界是远古先民在寻求世界的生存规律时所能找到的最优解。

除了官员的无能,剧中所有人物的做法都不正常。窦天章为了换取路费将窦娥卖给蔡婆婆,赛卢医一言不合就拿出麻绳,张驴儿明知父亲要喝下毒汤也无动于衷,蔡婆婆面对外来的压力说什么就是什么。窦娥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无视羊汤事件的真相,只在乎是否符合礼教规范,从窦娥和窦天章的对话可以看出她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全剧以开放模式结尾,大悲和小喜的组合,一方面为窦娥遭遇不白之冤深感唏嘘,一方面又让窦天章为窦娥洗刷冤情,完成天道好轮回的。同时,质疑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黑暗的官场现象。

附言:六月飞霜:燕王听信谗言,让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天降大雪。燕王知道邹衍的冤屈,就释放了他。

蒲剧版本的影视作品,超古早的版本。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粗犷的音腔配合窦娥的冤情,给予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触动观众的同情和悲悯,到了难以用语言捕捉的程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