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随笔丨(2018) 第三篇
在自由的境界中,传播善知。
中国画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要选其一的话,会选竹。自比性格如竹亦如柳,当首选竹。借言,竹为儒佛道“三教”共赏之物,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意韵。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竹,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内,空心白净,象征谦虚质洁。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淡泊、清高、正直,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元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最近所读偏向评论诗词的书多些。南梁钟嵘所著《诗品》、清王国维《人间词话》、袁枚《随园诗话》、现代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均呈现出对所喜好诗词的研究与看法,观之很有意味。
看叶嘉莹先生点评苏轼的诗词及人格修养,说到苏轼无论遇多大困难,在诗词文字上仍能表达出潇洒豁达、胸襟博大的一面。想到自己写文,也应秉承这一原则,无论心情怎样,面向外界所写出的文字,一定要是正面,有积极启导的作用。
李白曾言,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红顔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看孟浩然的诗,虽旷远,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悲怆之感。杜甫诗亦是如此,虽博远,却沉郁。喜欢李白的诗,写困难险阻,也潇洒大气,任尔东西南北风,天生我才必有用,喜欢如此的气度。毛泽东的诗词也具这样的气魄,伟人胸襟,诗仙意气,喜欢他们气吞山河、畅然洒脱的豪迈。
重看《唐诗三百首》,这首《送僧归日本》很有感: 上国随缘住 ,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 万里眼中明。想,诗句里的上国不仅仅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更是指灵魂的来路,灵魂随缘住往,所经世事如梦如幻。来去往返皆一人,历经时空万千,才得心透明净。身在哪一时阶,仍在探明求索中。
也喜欢刘眘虚的这首《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喜欢如此清静自在的读书时光。
读历史,才发现历史的舞台好忙。你方唱罢我登场,曾经的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凄凄惨惨都已偃旗息鼓。接下来的,仍按新的场景唱旧的剧情。也许世间就这样永远循环下去,因果轮回,谁也无法主宰。只希望换的新场景会更文明、更人性化。一路观之,辩证去看,好似如此。
把之前那个在尘世俗念里弄丢的自己再拾忆回来,回到少小未染俗尘的状态。
在湖边看鸟儿展翅飞远,不禁想,古时以鸿雁传书,是多么浪漫。谁又有情致用在当今呢,想,应是有的。
看世界杯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也总有一首音乐可用于一时的情绪。
昨晚看巴西队踢球有所感,权力的游戏如果用在竞技体育中,纵有许多激情与燃点,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失去对拼博精神意义的信仰。权力游戏是可憎的,即使具备铁打的能力,也需公正以待。正如巴西队这场比赛。如果世界杯是被操控的,那置全世界球迷于何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此话较喜欢,也喜欢此类人群,可信可靠。冠冕堂皇者应远之。
性情是天生的,而脾气是相对的。但应如孩童,过一会儿就好了。
之前有听经典永流传中《声律启蒙》这首歌,歌词曲韵皆好。在去听五月天长沙演唱会的街头,正巧翻看到《声侓启蒙》这本书,归于国学经典。书里的内容很唯美韵朗,一看就喜欢上,放入墨绿的背包中,买回收藏。
关于书法,不善中规中矩地练篆体、楷书,喜欢行书、草书。这应与自身性格有关,喜欢自在洒脱,不愿被束缚。
七月·七日 小暑 看完世界杯再来记录小暑。今年的小暑节气因世界杯而过得精彩纷呈。尽管比赛中会有争议、疑问与可惜,但仍可看到体育竞技的魅力所在,尽管有胜有负,但只要尽力一搏,都会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尤其是这样拼搏的精神会成为国家和人民的骄傲。正如克罗地亚队。希望中国足球队能如此借鉴。
不经意看到一篇写血月的文章,看后震惊的同时,觉得有时无知也挺好,像孩童,看什么都是好的,因不知其厉害关系。只觉得当晚的圆月呈玫瑰红,第一次见,很美很独特。在记录景致的文中还提到那天的月亮看上去很浪漫,因为呈现出玫瑰的色泽。想到此,笑了,为无知,也为天真。但转念想,对血月的无知或对其它负能量事件的无知,也挺好,做回无忧无虑的孩童挺好的,是自己想望的理想状态。
有浪漫的思绪总是好的,就怕灵思不附,就怕被现实蒙蔽了心灵,被岁月抹去了眉眼的旖旎。
此为一浪漫思绪: 自己是自己世界的主角,既使一人,也要很好地演绎人生的剧本,碧水蓝天为幕,鸟语花香映景,美好心灵为境。无论世事干扰,仍回归清静自在的本真。
修善心、存善念,保存本真,然后成就自我。
将内心置一把梳子,万事如浮云,一切都轻轻梳理通顺,自然就不会再纠结。所谓快乐的秘诀,就是拥有笑对人生的态度。
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好。有些事件在时间中经过,也只能看看,过后都成了历史剧。每一个人都应从自身做好,生活已然有许多无奈,还是多接触、多看些世间美好的事物,以增加自身的正能量,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写关于再入校园思量一文,很感谢一读者劝说应入世、济世。内心感动却未回复,也不知如何回复。最近在整理儒家思想的读书笔札,里面也提到读书人应有淑世情怀,要有读书人的使命。其实自己也有这份情怀,亦有这份使命感。只自小如陶渊明一样不适俗韵,喜安静,故只能用文字的力量去行善济世。
备注: 此篇写于六、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