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巴掌的回应预示了什么?
如果有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相信会有很多人说,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打回去。但凡是有一点脾气的人,有谁会挨了左脸,把右脸伸过去让人打。那些挨了打不敢吭声的常会被人们称之为“面瓜”,笔者这里那些常被欺负的人被视为“眼子”。
只要被贴上“面瓜”“眼子”的标签,在所住的地方好像就很难翻身,除非用一种以牙还牙的方式,让那些欺负的人看到你是一块硬骨头。这样一来,那些曾经的“面瓜”和“眼子”可能就会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包括一些影视作品,有很多描写屌丝逆袭的故事,只是那些故事中的人物终极命运各不相同。在那些故事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对待一巴掌回应的不同方式,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只要不是受困于那一巴掌的阴影之中,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会有不错的表现。
某个层面上来看,对待一巴掌的反应有三种方式,其一是直接怼回去,其二是找到这一巴掌打自己的原因,其三是认怂。当然,每一种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结果,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解决方法。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
假如说真的是遇到了一个疯子打了自己一巴掌,最好是自认倒霉。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与疯子讲清楚任何道理的,自认倒霉,其实是一种接受的方式,很多时候的不情愿,往往会让我们在某些事情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乃至于,最后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
看那些能把事情做成的人,常常是更重视自己的时间成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他们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执中。在刘润老师的书中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与人出现摩擦的时候,首先是自己的不对。之所以会这样说,因为自己没有把时间用在专注的事情上,所以才会有了与人发生摩擦的闲功夫。
某种角度上来看,对于一巴掌的回应预示了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那些直接怼回去的人,很有可能成为那一个打巴掌的人。也可以说,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在争一时高低的同时,常常会有很多看不到的事情出现,在那些事情背后失去最多的是对当下自己的掌控。
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失去对自己掌控的人们,也更容易做出非理性的事情,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理性的羁绊,在失控的状态下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也可以说,对于一巴掌的回应预示了很多,在众多的预示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能力,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处理即时出现的问题,不仅是一个人的应变之道,更是一种能够快速转化思维模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