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从0入门系列:运营(一)什么是运营

2019-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曹漫谈

第一章    什么是运营

一、运营的本质是处理与用户的关系

人性、价值、互动构成运营三角形。

人性:

通常情况下,用户记不住,不愿意,不思考,是惰性的。运营工作的第一步是要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

沿用已有的概念;

三句话把话说清楚;

用户参与的逻辑要简单。

价值:

想了解用户,就要成为用户,你的产品是什么等级的,有什么同类产品,都要去体验去购买。从头到尾体验过整个流程,才有资格体会目标用户的感受。才能实现用户价值,达到拉新、促活、留存、创收的目的。

价值的传递要等价交换。

比如很多人从网上下载了许多资料,但从来不看。

这就是免费得来的东西,就不珍惜。

运营对待用户需要让他们体验到等价的交换。

让用户也付出,互相提供价值。

互动:

互动本身创造价值。

满足用户社交意义上的需求。

二、运营的理论

1、先跑起来

没有完美的产品,当产品构建成MVP(最小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时,运营就需要登场了,可以进行灰度测试运营,引入第一批种子用户,让他们用的爽,自然领头羊的种子用户自然会带领羊群来产品里。

2、给用户找理由

由于用户是惰性的,你需要帮用户给出理由,为什么选择我,这就需要文案、流程都从用户角度进行,把理由充分给到用户,帮助用户使用和思考。

3、仪式感

仪式感的作用是:

确认用户的状态,用户和产品互相确认,将用户代入产品体验中;

使状态可感知化,确定和用户的关系;

传递信息,树立榜样,组建用户社群。

4、贴标签

人的认知能力有限,贴标签可以让用户树立起认知。

标签能树立自己品牌定位,与竞品区分开,增强和唤醒用户记忆。

给种子用户贴标签,比如"xx达人",能增加积极性,提高活跃度。用户的标签需要能用普通用户区别开,比如给予更高的权限和名号,享受与普通用户不一样的待遇和荣誉。

5、存在感

确定在这里的意义。

让用户对自我的确定。

建立自我认知。

存在感也需要互动和回应。

要给用户设计一个存在,并且被明确感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