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明年此时看支付宝账单不晕倒的方法
到2020年,电商在国内零售市场份额会不会超过50%?这是一个著名对赌(算起来,8年的赌约刚好过半)。不过呢,我不愿意费脑筋想一个命题宽泛、统计口径不清、不确定因素较多的问题。想得再清楚,一亿元赌注也不会给我。
我愿意花很多心思想跟我密切相关的事,比如,怎样才能把日子越过越好?怎样才让生活更舒心、更有愉悦感?
眼见着农历新年快来啦,我打算用“短舍离”为新年开一个清清爽爽的好头。先从快要挤爆炸的衣橱下手,扔掉里面最丑的二十件,逐步精简,争取到年底,衣橱里只剩下穿上最提气、最舒适的衣服。一番艰难抉择后,我挑出了十八件(十五件比较新,网购的;三件有点旧,实体买的)。
在把这十八件一件一件丢进垃圾袋时,我琢磨了这样几个问题:
Q1: 网购真的降低了我的生活成本吗?
为了新年招待客人,一个多月前,我在网上通过查看销量和买家评论,购买了一套骨瓷餐具,加上中间喝水、刷微信微博,花了将近一小时。六天后,那套餐具到货了。在家拆包裹,谢天谢地,没有破损的,但是塑料泡沫碎粒飞了一地,只得再花一小时用吸尘器把地板打扫一遍。隔天路过某超市买油,经过瓷器区居然看到了同款,价签告诉我一个不忍直视的事实:单个碟子比网购同款便宜两块。
本以为,瓷器是特例。直到某天逛商场,试穿了一件驼色羊绒衫(正经牌子),商场“魔镜”前格外好看,网上搜不到同款、价格还不贵,万分意外地付款拿下。
两次“意外”,让我冷静下来,我决定把每天在网上闲逛购物的时间拿来看书、写文章。看看,坚持了一个月,已经写出了一个原创公众号。(你说我要是早5年行动,现在该是什么样?)
所以,对于问题1,我的答案是:网购没有降低我的生活成本(尤其是看到支付宝年度账单后)。对于已经把网购当消遣、甚至成瘾的人来说,网购占用了我们人生最高昂成本——宝贵的、一去不返的时间(当你意识到时间很值钱时,你很有可能会越来越有钱,你可以试一试,灵的话,请回来小小赞赏我,不灵的话,至少会更喜欢未来的自己)。
Q2:网购有提高我的生活品质吗?
对比我这几年分别通过电商和实体买衣服、鞋和包的体验,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实体买衣,就是在四五件看起来不错的衣服里,挑一件最适合自己的走人;网购,就是在四五件想象中还不错的里边,挑一件最不难看的留下。”(不排除个别女生很会想象、很会挑。)
大多数时候,实体买衣服是要贵一些的,但是,实践证明,贵一些、往往好很多,而且使用频率更高,平摊到单次,每次花费并不贵。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多少有些别扭、但是因为种种理由勉强留下的衣服,让我们既不高兴拿出来穿,偶然拿出来穿也会显得不高兴。
商品如此充沛的时代,我们居然要花钱寻“不高兴”?
所以,“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它们通常更耐用,有时甚至保值。”
另外,用品质之物这回事,还真是要从小养成。宁可给孩子少买些,也要买好一些的。只有对美好世界、美好事物的充满向往,才有动力勇往直前,不是吗?
对于问题2,我的答案是:网购这些年对我的生活品质没有大的提高。网购往往让人习惯“将就”,而不是“讲究”。“马马虎虎就行”的消费态度,可能会投射在学习、工作态度上,与生活品质形成恶性循环。
Q3:网购有改善我的家居环境吗?
这条,我直接回答:因为“满三件包邮”、“满减/赠”种种活动,购买下的“鸡肋”商品堆积在寸土寸的房子里,影响了家居环境的改善,间接浪费居住投入。2017年得让家里清爽、简单起来,首先就从丢弃“买回来没用过”的东西开始。
想完这三个问题,我把两件网购回来没有拆标签、在衣橱静躺了一年多的衣服单独装了包装袋,拎着总计20件衣服,来到小区垃圾箱旁。白花花的银子买的,丢的时候有点心疼呀。但是不心疼,怎么会有深刻领悟,以及下一步行动?
当然,我知道,网购达人们是不服气的:这三个问题不能怪网购,只能怪你自己。
对,怪我自己。所有的工具、渠道、物质,讨论他们的对错是无意义的,关键还是看谁在用、怎么用。(我相信未来线上下一定会融合到难以区别的地步。)
认真思考了我犯过的三个错误后,本人制定了2017的消费计划:除非是曾经买过的毫无悬念适合我的网购商品,其他一律在超市、商场购买,不再关注优惠信息和打折信息,喜欢就买,买了就穿。把钱更多花在体验,还不是占有具体的物品上。多看电影、多请亲友下馆子、多带小朋友去动物园、博物馆……
嗨,女生们,是不是觉得又往更好生活的方向上精进了一些;男生们,今年看到女朋友/老婆的支付宝账单有没有晕倒?
不管怎样,都祝大家2017年旗开得胜、事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