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即育己

塘朗山记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13人  皓熹

去爬塘朗山的建议是皓提出的。

大概是因为上次只爬到了半山腰,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任务吊在那里,所以总觉得不够圆满。于是,还没有开始爬,皓就宣布:“我今天一定要爬上山顶!”

爬山的过程并不算十分容易,弟弟虽然被爸爸抱在怀里,皓皓却要一路自己往前走。不停追问:“妈妈,还有几分钟才能看到猴子?”

所以,刚开始,猴子是他的动力。

当得知“猴子是可遇不可求的”,他有些失落,不过依然在强化“猴子是很有可能会出现的”。因为山上有关于野猴的提示语、妈妈说有人见过猴子、皓的朋友也告诉他塘朗山有猴子。既然这么多人说有,那一定是存在的。

只是,被我们遇到的概率有多大呢?

妈妈认为,从概率角度讲,多爬几次,自然就会碰到。

皓皓追问:几次算多呢?我们来了两次算不算多?四次呢?

最后,他想到一个办法:既然猴子生活在树林里,那我们只要听树叶的声音就好了。

就这样,快到山顶的时候,他终于坚持不住了:“我为什么要提议去爬山呢?出去玩多好!”

“我不想爬山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爬到山顶呢?”

妈妈也觉得没必要那么累,可以下山了。

倒是抱了一路小宝,腿痛到抽筋的爸爸坚持说:“不行,一定要到山顶,都快到了,为什么要放弃呢?”

最后,在爸爸的坚持下,我们终于站在了最高处,体验到了一览众山小的乐趣。

下山的路上,皓突发奇想把矿泉水瓶当足球踢。爸爸陪着他一路踢到山脚下,皓玩得很开心,宣称:“下次,我还要再爬塘朗山!下次,我还要带一个矿泉水瓶来踢!”

即使爸爸妈妈都建议他可以带足球去大沙河公园踢,他依然觉得踢山顶矿泉水瓶是最好玩的。

最后,爸爸说:“看,一个矿泉水瓶就把兴趣提起来了。那些老师们上课的内容能有多大区别,关键还是看谁能调动起孩子的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