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差评就挂科,大学评教制度还有必要存在吗?
不久前
南京大学上线了
考试成绩自动推送功能
每当出了一门新的课程成绩
公众号就会第一时间提示同学查看
这一功能让许多不完成评教
就不能查成绩的同学很羡慕
在不少学校
一旦错过评教时间
就要卷入无止境的跑腿补交
或者只能挨过漫长的假期
等下学期开学再查询成绩
光是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
学校已经需要“半强迫”
才能让学生完成评教
这显然已经违背了
评教制度设立的初衷
本来是为了促进
教学进步与课程发展
作为教师评奖评优评职称的
参考依据之一
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
从学生到老师都在抱怨评教制度
它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正在日益变得鸡肋
学生:走流程的评教
匿名差评会被挂科?
首先得肯定
大多数老师都很认真负责
把所学所研教给学生
但也不乏奇葩老师
或每逢上课必迟到
或直接复制粘贴网上的内容
给学生上课
也有的对学生态度非常恶劣
学生平日里遇到这种情况
也只能自认倒霉
唯有期末评教可以一诉苦楚
但实际却不如想的那般美好
去年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有老师就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
要“抓”出给他差评的同学
图片来源:@合肥校园
消息一出
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学生之所以敢说出真实想法
就因为学校对匿名原则的保证啊
“教师只能看见自己的总分和总评语
不能看到每个学生的打分情况及评语
学生在测评时无需顾虑”
可现在居然有老师
将自己本不该看到的信息
公诸于众
甚至扬言要让差评者挂科
图片来源:@合肥校园
这无异于直接摧毁
学生对评教体系的信任
即便学校承诺评教系统是匿名的
但是管理评教系统的还是人
教师通过个人关系获得后台权限
扒出学生真身也不是难事
根据同学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反馈
老师违反规则追究打差评的学生
并非个案
在这样的压力下
为了不得罪老师
评教内容就是可以预见的
彩虹屁好评连连
除此之外
目前学校的评教标准日趋复杂
学生每个学期的课程繁多
需要评价的老师也不在少数
而每位老师又有十几条评价
一打开评教系统
等待着我们的是上百条待评信息
难怪会有人调侃
建议学校设置“一键好评”按钮
中国医科大学还真有同学
自发编写了一个“一键评价”系统
在校内颇有流传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评教内容冗杂繁琐
“教师是否认真备课”
“是否因材施教”
“授课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
这一连串问题让不少同学
心中产生一个又一个问号
“我怎么知道老师是认真备课了
还是网上复制的或用了往年PPT”
以某高校评教分值表为例
不少评教问题和角度
都是基于教师的立场提出来的
评价体系看着大而全面
可其中根本没有学生角色的存在
也难以真正反应学生诉求与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尽管有诸多不满
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
半凭良心半凭猜测地完成评教
学校和老师得不到真实意见
学生也有满肚子苦水
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一言不合就差评
难道要刻意讨好学生?
在那些将评教分数
纳入教师考核指标的学校
评教制度也让老师们苦不堪言
火哥找到了某高校
评选教学新秀奖的公示方案
里面就写着
“取平均分的70%
加上前三年的评教均值
和督导领导听课成绩之和的30%
得出最终成绩”
当教师的评教均值
与教师荣誉直接挂钩
老师们自然很在意评教结果
尤其是那些
想评奖评优评职称的青年老师
学生的反馈是不可忽视的
而对于没有这方面需求的
一些高职称老师来说
评教体系也就不足为惧
不论评价如何
依然坚持自己的作风
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生随意应付、胡乱填写
并不能帮助老师发现课程问题
在之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放眼一看都是满分
让人哭笑不得的“好评”模板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随意给好评还算好的
有些同学嫌评教麻烦
随便给个良好或一般
那位认真付出一学期的老师
没准就会非常委屈
倘若这位老师在考勤上严格
或在不经意间得罪了学生
那些同学便处于个人情绪
在老师在教学上并无过失的情况下
恶意给老师打低分、写差评
老师也百口难辩,有苦难言
长此以往
评教就变质了
真正负责的老师
可能因为没有给学生打高分
而获得低分评价
那些不顾教学质量
一昧宽容讨好学生的老师
反倒获得学生青睐
这不就是典型的
劣币驱逐良币吗
因此,评教制度
也被很多教授批判过
“导致教师在讲台上日益丑角化”
“逼迫教师取悦学生的一场闹剧”
一个初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体系
结果却流于形式,适得其反
究竟是评教制度不该存在
还是现行的实行方式不对呢
那些真正有效评教系统
都是怎么运作的?
在绝大多数高校评教系统
名存实亡的时候
依然有极少数高校建立了
一套行之有效的评教系统
无论是匿名还是不匿名
它们都做到了客观公正
这是评教制度的核心
也是当前最缺失的
浙大“查老师”匿名评教系统
几年前
浙大一名大二学生
在受到一门课的两个不同老师
天差地别的教学态度冲击以后
联系同学的团队
共同筹备开发了
“查老师”匿名评教系统
并从2014年年底开始投入测试
虽然教务处也有公开的评教评分
但到目前为止
“查老师”在浙大校内拥有更大的流量
是校内学生选课的必备
“在这里,一切都是匿名的
您可以畅所欲言”
“查老师”之所以备受认可
除了真·匿名这一大优点
还有不需要登录就可以评教
以及完全从学生角度出发
设计的评教问题体系等诸多优点
让学生可以放心信任地
说出不称职老师的缺点
为其他同学排雷
比如这位老师
1.34的超低评分
足以证明学生的普遍态度
相比之下
另一位老师
和上一位教的是同一门课
却获得了9.91的高分
更能衬托出低分老师
究竟有多不称职
南开时“课” 毕业生评教平台
从2016年起
南开大学官方推出了
一款毕业生微信评教平台
南开时“课”
和其他评教系统相比
南开时“课”最大的差别在于
评教的人不是在校学生
而是毕业五年内的校友
他们通过姓名和在校学号登录
对全校870门校级公选课进行打分
也可以直接反馈对公选课的建议
图片来源:@天津发布
图片来源:@南开大学
这一做法收获许多好评
既避免了在校生敷衍的一致高分
也杜绝了在校生随意打低分
的恶意报复现象
同时,毕业生的评价更客观
实名制也让评教者更加负责
提前挡住了“喷子”言论
最终使评教结果
无论于老师还是于学生
都更具有参考性
“大众点评”式高校通用匿名评教平台
评教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
后来逐渐被各国大学所采纳
许多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
对Rate My Professor
这一平台都不陌生
作为第三方匿名评教平台
它打通了各高校之间的界限
实行统一标准打分
这种“大众点评”式的评教平台
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摆脱顾虑
结果的参考性也更强
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
这样具有高认可度的平台
用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当然,伴随着新的探索
也有不少显而易见的问题
虽说实名评教
无法真正让评论者敞开心扉
但是匿名评教
也存在无法阻止恶意差评的隐患
现有的新式评教系统
都在用各种方式保障
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
倘若以后这些评教方式普及
教师是否又是“弱势群体”
少数学生是否会以匿名差评
甚至是制造网络暴力
当作要挟老师的筹码
也是未知数
评教体系需要公正
但却不能矫枉过正
既要学生客观地评出心中所想
又要保障老师不受到恶意中伤
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需要各方一同探寻和遵守
- END -
网易游戏猹叔编辑部整理编辑
参考资料:
别敦荣、孟凡
《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
大学声
《期末网上评教,你敢给不称职的老师打差评吗?》
青塔
《南开大学推校友微信评课“升级版”
近30年本科生全覆盖》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或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