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评论——《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竺紫悠然

有一次开车回老家,在路过一片桔子园时,前面的一辆车突然停了下来,车上的男人下车后径直走向了桔园,伸手开始摘桔子。我对开车的哥哥说:“现在的人素质真差!”哥哥问我:“为什么这样说?”“刚才那个男的是小偷!他们偷人家桔子。”我一脸鄙夷地说。哥哥笑着说:“不要轻易下结论。”不久,我们在老宅又见到了那个男人,他手里提着一大袋子桔子从车上下来,走进旁边的一个院子。家人说:“老冯的儿子回来帮忙收桔子了。”这时我才知道,那个男人进的是自己家的桔园,摘的也是自家种的桔子。

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总会用评论来定义看到的事。

在公司,如果大家正在工作有人却在睡觉时,就会有人觉得他在偷懒;

其实他昨晚为了方案通宵在加班;在赶进度时如果上游的工作迟迟未交接,通常会说这人做事太拖拉,没有效率; 而他只是想把工作做细,使下游同事少些麻烦。

一个孩子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便说他不求上进,但没人知道只是因为家里发生了些变故,使他无法安心。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认为,我们只能看到冰山的1/8,却看不到被隐藏的还有7/8。对于事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都隐藏在更深的层次,不为人所见。但人们往往只凭自己看到的1/8而妄下定论,把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

林林家世很好,长得漂亮也很懂事,却逐渐被同学们孤立。当追问林林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时,小梅说:她特别爱炫富!佳佳说:她特别败家!就连以前和林林关系不错的小月也说:她看不起人,在她眼里谁都不如她!很显然,以上的回答和定义,全都是评论而没有说出观察。当我们走近事实,去观察整件事时却发现,只是林林因为家世好,家里经常会给她买一些名牌的包包或衣服,她也乐意与大家分享,还热心的告诉同学们这些东西或品牌的由来。比如艾格的衣服,林林会开心地给同学们解释说,这个品牌来自于德国,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牌子,也是世界著名的女装品牌之一。然而,就是这些原本无意的解释和分享,以及一些同学问起价格时,林林说出的大数字,致使别人觉得她是炫耀与败家,并且还有可能包含了对大多数没听说过这些品牌的同学的轻视。林林终于明白了被孤立的原因时,显得很伤感,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这些。“如果我的话让他们不舒服,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我呢?”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描述里,区分观察与评论很难,人们甚至已经习惯了用评论来描述和定义自己看到的东西。

想要区分观察与评论,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上面的故事:比如,小梅看到林林拿了名牌包包在向同学们展示时,区分观察和评论的说法应该是:当我看到林林拿着名贵包包展示给同学看时,我认为她在炫富——我们的语言要体现出评论人对自己的评论负有责任。佳佳的看法是:我曾看到林林多次买高价名牌衣服,我认为她不控制花钱的话,将来就会败家——佳佳把她的推测当作了可能。而小月则是认为林林说出价格,是小瞧自己买不起——在评价他人时,把评价当成了事实来说。再比如一些缺乏依据的评价“他从不努力”、或者妄下结论“他不关心我”等等,这些都是把评论和观察混为一谈的例子。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给了我们一些简单的区分办法:

语句里含有“每次”、“曾”等词语的句子,往往表达的是观察的结果; 

比如,我们约会的时候,他每次都迟到半个小时以上; 

李佳不记得曾借钱给他。

而包含有“总是”、“从不”等词语的句子,则往往表达评论。

比如:你总是不喜欢运动; 

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从不关心我。

还有一些常见的词语和句子,也会将观察与评论搞混:

你很少穿棉衣。(我连续五天都没见你穿过棉衣)

小梅上课经常迟到。(她这周迟到了三次)

在搞清楚评论和观察的定义后,我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应该是看到的客观事实,而不要对这一事实加以主观的评论。当我们把评论当做观察,再加上语言的缺陷性与观察的不全面,我们很可能会用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语言评价别人,言过其实。在这个基础上,对方也不会再给予我们以友好、温和的回应,最终造成了亲密关系的疏离与冷漠,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